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内院的词语解释
内院的意思
拼音:nèi yuàn    注音:ㄣㄟˋ ㄧㄨㄢˋ
基本解释

(1).指皇宫内妃嫔所住的宫室。 唐 张籍 《赠道士宜师》诗:“旧住红楼通内院,新承墨詔赐斋钱。” 黄协埙 《锄经书舍零墨·绣花坡》:“《墨餘録》云: 顾 绣出自 上海 露香园 , 明 尚宝司丞 顾应夫 后人所为。其法得自内院,故选色配丝,独臻精妙。”
(2).佛家谓兜率天有内外二院,内院名 善法堂 , 弥勒菩萨 常居此说法。 前蜀 贯休 《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一:“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原注:“大师行高德广,必生 弥勒 内院。”
(3).里院。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一》:“刚到内院,他便见嫦娥在圆窗里探了一探头。” 李劼人 《天魔舞》第八章:“这里算是内院,差不多的人难得进来。”
(4).指内三院。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 满 蒙 诸王、贝勒、贝子、公、内院大学士和学士、六部从政等都进入大清门,在大政殿前排班肃立。”参见“ 内三院 ”。

英文翻译

1.adytum; cortile

基本含义
指宅院中的内部院落或内室,也比喻私人领域或私人事务。
详细解释
内院是由“内”和“院”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内”意为室内、私人,指的是宅院中的内部空间;“院”指的是院落、庭院,代表着宅院的整体。因此,“内院”一词既可以指宅院中的内部院落,也可以比喻私人领域或私人事务。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个地方或事物属于私人领域,不受外界干涉或触及。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对自己的事务、隐私有严格的保护和管控。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宅院文化。在古代,宅院通常由外院和内院组成,外院是对外开放的地方,内院则是私人居住和活动的区域。因此,“内院”一词的含义逐渐衍生出私人领域的概念。
词语结构
成语“内院”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单字组成,即“内”和“院”。
例句
1. 这个公司的内院管理非常严格,外人很难进入。2. 他对自己的内院事务非常尽心尽责,从不掺杂任何外界因素。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拥有一个宅院,外院是对外开放的,内院是私人领域,只有自己才能进入,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宅院文化,以及与宅院相关的成语和习语,如“院子大”、“闭门造车”等,以丰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内院有很多花花草草,非常漂亮。2. 初中生:我喜欢在家里的内院里读书,非常安静。3. 高中生:考试期间,我把自己封闭在内院里,专心备考。4. 大学生:大学生活是属于自己的内院,可以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0)
诗文中出现“内院”的诗词

颂古六首·其一

三千威仪都不修,八万细行全不顾。

只因闹市里等人,被人唤作破落户。

兜率内院久抛离,纵归忘却来时路。

稽首弥勒世尊,得与么宽肠大肚。

(0)

赠道士宜师

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

两朝侍从当时贵,五字声名远处传。

旧住红楼通内院,新承墨诏赐斋钱。

闲房暂喜居相近,还得陪师坐竹边。

(0)

布袋和尚赞二首·其一

三千威仪都不修,八万细行浑不顾。

只因闹市等个人,被人唤作破落户。

兜率内院久抛离,纵归迷却来时路。

稽首弥勒世尊,得恁宽肠大肚。

(0)

美人画眉歌

妆阁晓寒愁独倚,蔷薇露滴胭脂水。

粉绵磨镜不闻声,彩鸾影落瑶台里。

镂金小合贮灯花,轻扫双蛾映脸霞。

螺黛凝香传内院,猩毫染色妒东家。

眼波流断横云偃,月样弯弯山样远。

郎君走马游章台,惆怅无人问深浅。

含情敛恨久徘徊,一脉闲愁未放开。

侍女不知心内事,手搓梅子入帘来。

(0)

佛书载兜率天有内院道书有赤城朱窗乃帝一内宅因述所闻

结发师心内院行,紫云门阙碧霞城。

一声霹雳冲天响,万点星辰匝地明。

鼎里金丹能虎变,床头铁杖带龙腥。

极知富贵非吾事,玉简珠缯有姓名。

(0)

多丽.西湖春暮

怪东风,吹得韶华无几。

祇留他、残红一朵,美人头上摇曳。

叹西湖、风光非昔,向登临谁会深意。

前度桃门,旧时燕巷,重来瞻眺,暮云叠翠。

六桥外、斜阳芳草,是我断肠地。

游人散,青帘无恙,且自沉醉。

又何况、繁华如梦,眼前多少憔悴。

淡烟中、孤城半掩,万骑骄骢饮春水。

内院新声,后庭遗曲,祇今犹自在人耳。

算惟有、两峰千古,曾也见兴废。

黄昏后,月上女墙,谁忍凝睇。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