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送书雁的词语解释
送书雁的意思
拼音:sòng shū yàn    注音:ㄙㄨㄙˋ ㄕㄨ ㄧㄢˋ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知识、文化或信息。可以用于形容通过书信、网络、传媒等方式传递信息的行为。
例句
1. 他是我们学校的送书雁,经常把最新的图书推荐给同学们。2. 网络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送书雁,让知识传递更加方便快捷。
基本含义
指把书籍传递给他人的人或事物。
基本解释

汉武帝 时 苏武 出使 匈奴 被扣,徙 北海 牧羊十九年。 昭帝 时 汉 使求释 苏武 , 匈奴 谎称 苏武 已死。使者曰:“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 苏武 因此获释归 汉 ·事见《汉书·苏武传》。后因以称雁为“送书雁”。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唐 李商隐 《雨》诗:“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比如雁传书、驿站传递等,了解古代书信的重要性和传递知识的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送书雁,把我最喜欢的故事书借给同学们看。2. 初中生:网络是现代的送书雁,让我们可以随时获取各种知识。3. 高中生:我希望成为送书雁,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传递给更多的人。4. 大学生:作为送书雁,我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
故事起源
送书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有限,而雁传书成为了一种特殊的传递方式。据传,早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做陈琳的文人,他的学问很高,但是由于身份低微,无法与高官显贵交流。于是他就将自己的文章绑在雁脚上,让雁飞往宫廷,让皇帝和大臣们看到他的才华。陈琳的做法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最终得到了重用。从此,送书雁成为了一种象征传递知识和才华的方式。
记忆技巧
可以想象一只雁飞过,嘴里叼着一本书,将知识传递给他人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语+送书雁
详细解释
送书雁是由“送书”和“雁”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在古代,人们在传递书籍时常常使用雁传书的方式。雁传书是一种通过将书籍绑在雁脚上,让雁飞往目的地,再由接收者解开书信的方式。因此,送书雁成语表示将书籍传递给他人的人或事物。
(0)
诗文中出现“送书雁”的诗词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0)

摵摵度瓜园,依依傍竹轩。

秋池不自冷,风叶共成喧。

窗迥有时见,檐高相续翻。

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

(0)

飞乌道中

朝发江亭暮山驿,面颜尘埃手龟拆。

弟兄相逐两浮萍,一盏村醪慰愁寂。

高堂老人念儿寒,儿念老人不得眠。

慇勤祝付送书雁,为传片字报平安。

(0)

都中元夜

此夜山杯谁与传,十年高咏落寒毡。

天长不见送书雁,河合难通到郭船。

白阁独吟诗太苦,寒宵惜别梦相牵。

香车宝马金吾勺,谩道都城春可怜。

(0)

十二月一日三首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