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实际的自然现象,比如农田因为长时间没有降雨而变得干旱,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个地区或某个领域的资源匮乏,无法满足需求。
- 例句
- 1. 这个地区连续几个月没有降雨,已经陷入了枯旱状态。2. 干旱的土地上,没有一丝绿色的植物,一片枯旱。
- 基本含义
- 形容土地干旱缺水。
- 基本解释
(1).指水味涩而色暗。
(2).谓酷旱。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檄》:“举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后汉书·齐武縯传》:“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 唐 杜甫 《种莴苣》诗:“枯旱于其中,炎方惨如燬。” 宋 陆游 《感兴》诗之二:“连年况枯旱,关辅尤空虚。”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干旱有关的词语和成语,比如“旱灾”、“旱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夏天太热了,地里的庄稼都被枯旱了。2. 初中生:由于长时间没有降雨,这个地区已经陷入了枯旱状态。3. 高中生:在枯旱的土地上,没有一丝绿色的植物,一片荒凉的景象。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鲁国遭遇严重的干旱,大地干涸,农作物无法生长。鲁国的人民都饥饿不堪,无法生存。当时的国君想要找到解决的办法,于是求助于一位智者。智者告诉国君,只有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引水灌溉农田,才能解决干旱的问题。国君听从了智者的建议,修建了水利工程,最终解决了干旱的困扰。从此以后,人们用“枯旱”来形容干旱缺水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沙漠中的景象,干燥的土地上没有一丝水分,只有干枯的植物。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枯旱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枯意为干燥、干旱,旱意为缺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土地干旱缺水的情况,意味着缺水严重,植物无法生长,农作物无法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