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冷漠、排斥或疏远。
- 例句
- 1. 他对新同事总是疏斥冷漠,不愿与人交流。2. 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因为误会而疏斥了彼此。
- 基本含义
- 疏远,排斥。
- 基本解释
亦作“疎斥”。疏远排斥。《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明帝 时,众役并兴,戚属疏斥。”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夫 灌夫 之灭族, 陈遵 之遇害, 季布 之疏斥, 子建 之免退, 徐邈 之禁言,皆是物也。”《新唐书·柳冕传》:“自以久疏斥,又性躁狷,不能无恨。” 明 陆采 《怀香记·受诏安边》:“阳为尊崇之名,阴寓疎斥之计。”《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彼耽於声色,将怠弃政事,疎斥忠良。”
- 延伸学习
- 除了“疏斥”,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词语,如“疏离”、“排斥”等。可以通过学习这些词语来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疏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不喜欢我,总是疏斥我,不和我玩。初中生:班里的一些同学对新同学疏斥冷漠,不愿意和他们交朋友。高中生:在这个圈子里,他们疏斥那些不符合他们标准的人。大学生:在职场上,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人对你疏斥,不愿意接触或合作。
- 故事起源
- 疏斥一词来源于《左传·成公十六年》:“成公之母曰‘害我弃我’,成公弗实也。成公曰‘母疏斥我’,成公乃实。”故事中的成公因为母亲对自己的冷漠而感到痛苦和失落。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疏远排斥”,将其与冷漠、不亲近的意思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疏斥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疏斥指态度冷淡,对人或事物保持距离,不予接纳或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