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认可,表示对其有正确的见解或做法。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智慧和见识。
- 例句
- 1. 他做事总是有道,从不随意行事。2.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要仔细思考,找出有道的解决方法。
- 基本含义
- 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 基本解释
◎ 有道 yǒudào
(1) [capable;proficient]:有德有才或通达事理
(2) [be honest and upright]: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清· 刘开《问说》
有道之士。——《吕氏春秋·察今》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孔子和儒家思想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有道的思考方式和道德准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做作业要有道,不能随便乱写。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总是有道,帮助同学解决问题。3. 高中生:学习要有道,不能只追求分数,还要注重素质的培养。4. 大学生:大学生活要有道,要充实自己的知识和经验。5. 成人:在职场上要有道,做事要讲究方法和原则。
- 故事起源
- 相传,有一个叫孔子的古代哲学家,他的学说被称为儒家思想。孔子强调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才能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和谐。有道这个成语正是来源于孔子的思想。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有道”与“有道理”相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将其与孔子的思想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有”和“道”。
- 详细解释
(1).有才艺或有道德。《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 郑玄 注:“道,多才艺者。”《史记·游侠列传序》:“昔者 虞舜 窘於井廪, 伊尹 负於鼎俎…… 仲尼 畏 匡 ,菜色 陈 蔡 。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后汉书·安帝纪》:“己巳,令公、卿、特进、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守相,举有道之士各一人。” 唐 韩愈 《争臣论》:“或问諫议大夫 阳城 於 愈 ,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
(2).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论语·学而》:“﹝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有道,有道德者。”《文选·张衡<西京赋>》:“招有道於侧陋,开敢諫之直言。” 薛综 注:“举有道之士而用之也。” 清 恽敬 《上汪瑟庵侍郎书》:“ 敬 五十之年,齗齗此事,不日进,则日退,惟得有道教正之,或可不为流俗人所限。”
(3).谓政治清明。《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汉 班固 《白虎通·号》:“天下有道,人皆乐也。”《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值圣明有道之世,老翁在家康健之时。”
(4).指政治清明之世。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莫乱三上章,有道贫贱耻。”
(5).有办法。《管子·地数》:“吾欲陶天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
(6). 汉 代选举科目之一。《后汉书·桓荣传》:“后举孝廉、有道、方正、茂才,三公并辟,皆不应。” 宋 曾巩 《徐孺子祠堂记》:“ 豫章 太守 陈蕃 ,太守 黄琼 辟皆不就,举有道,拜 太原 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