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赫羲 ”。亦作“ 赫爔 ”。1.炎暑炽盛貌。 三国 魏 曹植 《诰咎文》:“炎旱赫羲,飈风扇发。”《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之一》:“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张铣 注:“赫曦,炎盛貌。” 唐 张九龄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诗:“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 清 魏源 《栈道杂诗》之二:“并为大岭阴,曾无赫曦煖。”
(2).显赫貌。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缅吾祖之赫羲,帝 高阳 之玄胄。”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名爵赫曦,僶俛优泰。”
(3).光明貌。 宋 司马光 《次韵和冲卿中秋陇月》:“岂无锦幄翠帘垂,匝树明灯正赫曦。”
(4).指太阳。
(5).指阳光。 明 高攀龙 《答南皋四》:“读先生合编,竟先生之言,如赫曦透体。”
- 基本含义
- 形容阳光明媚,光芒四射。
- 详细解释
- 赫曦是由“赫”和“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赫”表示光亮耀眼,“曦”表示太阳的光芒。赫曦一词形容阳光明媚,光芒四射,非常灿烂。
- 使用场景
- 赫曦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或人物光彩照人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气氛热烈、光明正大的场合。
-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段描述项羽的形象:“项羽体貌魁梧,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赫赫有光。”这里的“赫赫有光”就是形容项羽光彩照人的形象。后来,人们将“赫赫有光”简化为“赫曦”,用来形容阳光明媚、光芒四射的景象。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今天的阳光真是赫曦,让人心情愉悦。2. 她穿着一身白色的礼服,宛如赫曦般照耀着整个晚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赫曦”与“阳光明媚、光芒四射”等词汇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同时,可以使用图片或动画来表示阳光灿烂的形象,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与阳光、光芒相关的其他成语,如“光芒万丈”、“洒脱如光”等,拓展词汇量和应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的太阳好像赫曦一样,照得大地暖洋洋的。2. 初中生:她笑起来的时候,整个脸都像是被赫曦照亮了一样,非常美丽。3. 高中生:他的演讲充满了赫曦的力量,让人信服和感动。4. 大学生:这幅画的色彩鲜艳,充满了赫曦的气息,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