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的情绪激动、愤怒或气愤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人在生气、发怒或愤怒时的样子。
- 例句
- 1. 他听了老板的批评,气汹汹地离开了办公室。2. 她被别人冷落了,气汹汹地走出了餐厅。
- 基本含义
- 形容愤怒或气愤的样子。
- 基本解释
犹言气势汹汹。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曾思懿 ﹞有些气汹汹地向大客厅快步走去。” 茹志鹃 《百合花》:“她气汹汹的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的愤怒或激动的成语,如“怒发冲冠”、“怒火中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被同学欺负了,气汹汹地跑回家告诉妈妈。2. 中学生:老师批评了他的作业,他气汹汹地离开了教室。3. 大学生:他的朋友背叛了他,他气汹汹地离开了宿舍。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四年》载:“公怒而气汹汹。”这是成语最早的出处。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和口语中。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因为愤怒而气得满脸通红,激动地站在一片汹涌的水波之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气汹汹形容人因愤怒或气愤而脸色通红,神情激动。
- 近义词
怒冲冲、气鼓鼓、气呼呼、气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