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狱讼;争吵。 明 沉鲸 《双珠记·吉筵叙故》:“我与那人争殴一场,就遭他鼠牙并雀角,险健搆虚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偶因鹅鸭之争,致起雀角之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閭阎雀角,起於一时之忿争,因而趋告。”参见“ 雀角鼠牙 ”。
(2).《诗·召南·行露》有“谁谓雀无角”之句,因以“雀角”为该篇的代称。 姚华 《论文后编》:“《江汜》发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短小微不足道的东西。
- 详细解释
- 雀角是指雀鸟的角,由于雀鸟根本没有角,所以雀角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成语“雀角”用来形容事物非常短小微不足道,没有实质意义。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微不足道、微小无价值的情况,也可以用来讽刺自以为了不起的人或事物。
- 故事起源
- 成语“雀角”最早出自《晋书·王济传》,记载了晋朝时期一个人名叫王济的故事。王济是一个聪明而又自负的人,他以自己的智慧自诩,自认为无所不能,于是他向晋朝的皇帝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要求皇帝给他一根雀鸟的角。皇帝当然知道雀鸟是没有角的,于是他把这个要求告诉了王济的父亲。王济的父亲非常生气,他认为王济的愚蠢和自负是无法容忍的,于是他给王济上了一课,告诉他没有什么东西是微不足道的,包括雀鸟的角。后来,人们用“雀角”来形容微不足道的东西,以警示人们不要过于自负。
- 词语结构
- 名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贡献只是雀角一点,对整个项目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2.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只是雀角,不值一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雀角”与雀鸟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只雀鸟在头上长出一个微小的角,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微小无足轻重的成语,如“豆腐渣”、“九牛一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只是雀角一点,我们可以很快解决。2. 初中生:她的才艺在全校比赛中只是雀角一点,无法与其他选手相比。3. 高中生:这个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来说只是雀角,我们不应该过于在意。4. 大学生:他的贡献只是雀角一点,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