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廷寄的词语解释
廷寄的意思
拼音:tíng jì    注音:ㄊㄧㄥˊ ㄐㄧˋ
基本解释

◎ 廷寄 tíngjì
[a confidential letter sent direct from the palace to the highest provincial officials] 清廷给地方高级官员的谕旨,不由内阁寄出,而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直接书上某官“开拆”,叫“廷寄”

详细解释

清 时皇帝的谕旨,分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交内阁发布,廷寄由军机大臣专寄给外省将军、都统、督、抚、钦差等大员,开首有“军机大臣奉面諭旨”等字样。 清 赵翼 《檐曝杂记·廷寄》:“军机处有廷寄諭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鈐之,交兵部加封,发驛驰递……此例自 雍正 年间始,其格式乃 张文和 所奏定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此时有个廷寄下来,查问江南军政。”

基本含义
指诉讼当事人向朝廷或上级机关提出诉状,请求公正审判。
使用场景
廷寄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期望和信任。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用于描述当事人向法院、政府或上级机关提交诉状,请求公正审判或解决纠纷。
故事起源
廷寄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府制度。在古代,人们如果遇到纠纷或需要解决问题,可以将诉状上交给朝廷或上级机关,请求公正审判。廷寄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过程中衍生出来的。
词语结构
廷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廷”,意为朝廷或法庭;第二个字是“寄”,意为寄托或交付。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将诉状交给朝廷或上级机关。
例句
1. 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得不廷寄上级机关。2. 这个案件的当事人选择了廷寄法院,希望能得到公正的判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廷寄这个成语。廷寄的发音与“听技巧”相近,可以联想到当事人在法庭上倾听法官的技巧,以及向法庭提交诉状的过程。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寄人篱下”、“寄人骨肉”等,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老师讲过,廷寄是指把诉状交给法院,请求公正审判。
2. 初中生
我们学习了廷寄这个成语,知道了当事人向朝廷或上级机关寄送诉状,请求公正审判。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古代的官府制度,包括当事人廷寄诉状的过程,这是维护自己权益的一种方式。
(0)
诗文中出现“廷寄”的诗词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

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

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

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

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

腊雪不满地,膏雨不降春。

恻恻诏书下,半减麦与缗。

半租岂不薄,尚竭力与筋。

竭力不敢惮,惭戴天子恩。

累累妇拜姑,呐呐翁语孙。

禾黍日夜长,足得盈我囷。

还填折粟税,酬偿贳麦邻。

苟无公私责,饮水不为贫。

欢言未盈口,旱气已再振。

六月天不雨,秋孟亦既旬。

区区昧陋积,祷祝非不勤。

日驰衰白颜,再拜泥甲鳞。

归来重思忖,愿告诸邑君。

以彼天道远,岂如人事亲。

团团囹圄中,无乃冤不申。

扰扰食廪内,无乃奸有因。

轧轧输送车,无乃使不伦。

遥遥负担卒,无乃役不均。

今年无大麦,计与珠玉滨。

村胥与里吏,无乃求取繁。

符下敛钱急,值官因酒嗔。

诛求与挞罚,无乃不逡巡。

生小下里住,不曾州县门。

诉词千万恨,无乃不得闻。

强豪富酒肉,穷独无刍薪。

俱由案牍吏,无乃移祸屯。

官分市井户,迭配水陆珍。

未蒙所偿直,无乃不敢言。

有一于此事,安可尤苍旻。

借使漏刑宪,得不虞鬼神。

自顾顽滞牧,坐贻灾沴臻。

上羞朝廷寄,下愧闾里民。

岂无神明宰,为我同苦辛。

共布慈惠语,慰此衢客尘。

(0)

悲庐陵

峨峨青原山,洋洋白鹭水。

炳炳照舆图,磊磊足多士。

四忠与一节,流风甚伊迩。

往往举义旗,事由匹夫始。

连兵七年间,省臣兼节制。

廷寄安危,幕府保奸宄。

势骄改令图,反侧久窥伺。

红旂溯江来,群雄尽风靡。

今日卖降人,昨朝清议子。

奈何英雄姿,因之秽青史。

朝为龙与虎,夕为狗与彘。

流芳动百年,遗臭亦千祀。

嗟余父母邦,何忍独深訾。

所恨宁馨儿,磔磔不得试。

赖有萧参谋,杀身刷深耻。

我欲裁白云,缄情问生死。

哀歌裂肝肠,临风泪如洗。

(0)

上梁丞相寿二十韵

千载风云会,三生柱石缘。

罕闻流渚旦,同在降崧年。

天意开皇极,神谋属钜贤。

中和垂节后,嗜欲兆开先。

象应魁三近,声蜚第一传。

十年登鼎铉,四海入陶甄。

轻重朝廷寄,安危将相权。

朔方频借问,南国小回旋。

再入仪刑肃,周询眷倚专。

折冲声色外,燮理冕旒前。

照曜冰山泮,调和玉烛圆。

帝方张挞伐,天欲靖烽烟。

机会宁容发,功成即济川。

长城端有托,寿域定无边。

不用霞觞祝,唯应宝札编。

升平天下宰,阴德地行仙。

霁色归桃李,韶光并管弦。

深为修禊日,全似浴沂天。

但乐垂裳化,难酬补衮妍。

清风时入抱,聊写穆如篇。

(0)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

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
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
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
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
腊雪不满地,膏雨不降春。
恻恻诏书下,半减麦与缗。
半租岂不薄,尚竭力与筋。
竭力不敢惮,惭戴天子恩。
累累妇拜姑,呐呐翁语孙。
禾黍日夜长,足得盈我囷。
还填折粟税,酬偿贳麦邻。
苟无公私责,饮水不为贫。
欢言未盈口,旱气已再振。
六月天不雨,秋孟亦既旬。
区区昧陋积,祷祝非不勤。
日驰衰白颜,再拜泥甲鳞。
归来重思忖,愿告诸邑君。
以彼天道远,岂如人事亲。
团团囹圄中,无乃冤不申。
扰扰食廪内,无乃奸有因。
轧轧输送车,无乃使不伦。
遥遥负担卒,无乃役不均。
今年无大麦,计与珠玉滨。
村胥与里吏,无乃求取繁。
符下敛钱急,值官因酒嗔。
诛求与挞罚,无乃不逡巡。
生小下里住,不曾州县门。
诉词千万恨,无乃不得闻。
强豪富酒肉,穷独无刍薪。
俱由案牍吏,无乃移祸屯。
官分市井户,迭配水陆珍。
未蒙所偿直,无乃不敢言。
有一于此事,安可尤苍旻。
借使漏刑宪,得不虞鬼神。
自顾顽滞牧,坐贻灾沴臻。
上羞朝廷寄,下愧闾里民。
岂无神明宰,为我同苦辛。
共布慈惠语,慰此衢客尘。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