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廷寄 tíngjì
[a confidential letter sent direct from the palace to the highest provincial officials] 清廷给地方高级官员的谕旨,不由内阁寄出,而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直接书上某官“开拆”,叫“廷寄”
- 详细解释
清 时皇帝的谕旨,分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交内阁发布,廷寄由军机大臣专寄给外省将军、都统、督、抚、钦差等大员,开首有“军机大臣奉面諭旨”等字样。 清 赵翼 《檐曝杂记·廷寄》:“军机处有廷寄諭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鈐之,交兵部加封,发驛驰递……此例自 雍正 年间始,其格式乃 张文和 所奏定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此时有个廷寄下来,查问江南军政。”
- 基本含义
- 指诉讼当事人向朝廷或上级机关提出诉状,请求公正审判。
- 使用场景
- 廷寄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期望和信任。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用于描述当事人向法院、政府或上级机关提交诉状,请求公正审判或解决纠纷。
- 故事起源
- 廷寄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府制度。在古代,人们如果遇到纠纷或需要解决问题,可以将诉状上交给朝廷或上级机关,请求公正审判。廷寄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过程中衍生出来的。
- 词语结构
- 廷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廷”,意为朝廷或法庭;第二个字是“寄”,意为寄托或交付。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将诉状交给朝廷或上级机关。
- 例句
- 1. 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得不廷寄上级机关。2. 这个案件的当事人选择了廷寄法院,希望能得到公正的判决。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廷寄这个成语。廷寄的发音与“听技巧”相近,可以联想到当事人在法庭上倾听法官的技巧,以及向法庭提交诉状的过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寄人篱下”、“寄人骨肉”等,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老师讲过,廷寄是指把诉状交给法院,请求公正审判。
- 2. 初中生
- 我们学习了廷寄这个成语,知道了当事人向朝廷或上级机关寄送诉状,请求公正审判。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古代的官府制度,包括当事人廷寄诉状的过程,这是维护自己权益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