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严正的言论;庄重的言论。 梁启超 《译印政治小说序》:“ 孟子 有好货好色之喻, 屈平 有美人芳草之辞,寓譎諫于詼谐,发忠爱于馨艳,其移人之深,视庄言危论,往往有过,殆未可以劝百讽一而轻薄之也。” 茅盾 《虹》八:“她觉得有生以来第一次这样的被人家看作不可与庄言和不足信任。” 茅盾 《子夜》九:“ 李玉亭 诧异地看了 杜新箨 一会儿,又望望 吴芝生 、 范博文 他们,似乎想找一个可与庄言的人。”
- 基本含义
- 庄重而有分量的言辞或言语。
- 详细解释
- 庄言指的是言辞庄重而有分量,表达出深思熟虑或有权威性的意见或观点。它强调言辞的正式、庄重、严肃,通常用来形容言辞或言语的品质。
- 使用场景
- 庄言常常用于形容正式场合或重要场合中的言辞,例如会议、演讲、法庭辩论等。它也可以用于形容有深度、有分量的言辞,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 故事起源
- 庄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晋书·刘毅传》中的一则故事。刘毅是晋朝的一位官员,他曾经在一次会议中发表了一番庄重而有分量的言辞,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他的言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人,因此后来人们用“庄言”来形容这种庄重而有分量的言辞。
- 词语结构
- 庄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庄”是形容词,表示庄重、正式的意思;“言”是名词,表示言辞或言语。
-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发表了一番庄言,让在场的人都深受启发。2. 这篇演讲充满了庄言,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庄言”这个词语与庄重、正式的场合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重要的会议上发表庄重而有分量的言辞,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庄言,可以查阅相关的古代文献或阅读更多关于成语的书籍。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庄重”、“庄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庄言让我们更加认真地对待学习。2. 初中生:他在班会上发表了一番庄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3. 高中生: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上,代表们的庄言展现出了他们的专业素养。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上,选手们的庄言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辩论能力和思维深度。5. 成年人:在公司会议上,经理的庄言表达出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