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血统关系亲密的家人,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廻君是同舍客,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明 刘基 《丙申二月别绍兴诸公》诗:“岂无骨肉亲?太半生死隔。”
- 基本含义
- 指血缘关系亲近的亲人。
- 详细解释
- 骨肉亲是指血缘关系亲近的亲人,形容亲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以用来形容亲人之间的深情厚意。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源于《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归,百两御宇。”其中“之子于归”一句,意为“归来的子女”,引申为骨肉亲。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骨肉”和“亲”两个词组成。
- 例句
- 1. 我们兄弟姐妹之间是骨肉亲,彼此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2.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骨肉亲的体现。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骨肉亲”中的“骨”字联想为骨头,而“肉”字联想为肉体,表示亲人之间的血肉关系,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与家庭、亲情相关的其他成语和词语,如“血浓于水”、“亲如手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妈妈是骨肉亲,我们之间的感情非常好。2. 初中生: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骨肉亲,他们无私地为我们付出。3. 高中生:我和我的兄弟姐妹是骨肉亲,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