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局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思想狭隘、不能接受新观念或对不同意见不开放的人。可以用于讽刺、警示或劝诫他人。
- 例句
- 1. 他的观点很局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2. 这个老板的管理方式太过局尺,不允许员工有任何创新和变动。
- 基本含义
- 指偏见、狭隘的眼光或观点。
- 基本解释
惶惧不安貌。 明 袁宏道 《过斮胫河》诗:“北风浩浩吹酒池,万娥夜舞糟丘堤。 飞廉 手把火旗麾,少师跼尺不敢啼。”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狭隘、偏见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了解,例如“井底之蛙”、“井井有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想法太局尺了,不肯尝试新的游戏。2. 初中生:老师的教育观念有些局尺,不太能理解我们的兴趣爱好。3. 高中生:有些人对异性的看法太过局尺,无法接受不同性取向的人。4. 大学生:我们应该摒弃局尺的思维,接纳不同的文化和观点。5. 成年人:他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局尺的观点,无法认同不同政治立场的人。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官员叫做子思,他非常重视尺寸的精确度,对于任何不符合他标准的东西都视为不可接受。有一天,子思请来一位匠人给自己造一把尺子,匠人偷懒,制作了一把略有缺陷的尺子。子思发现后非常生气,决定杀掉匠人以警示他人。然而,孔子听说后十分不满,他认为子思的眼光太过狭隘,无法容忍一点点的差错。于是,孔子对子思说:“你的眼光太过局尺,不应该如此苛求。”从此,局尺成为了一个贬义词,用来批评那些眼光狭隘、不能容忍差异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局尺”与狭隘、偏见的概念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用尺子来衡量世界,但尺子的长度只有一寸,无法容纳更大的事物,从而形成了狭隘的眼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名词“局”和名词“尺”组成。
- 详细解释
- 局尺是由“局”和“尺”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局”表示狭隘、偏见,而“尺”则表示标准、准则。局尺一词形容人的眼光或观点狭隘,无法接纳广泛的事物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