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沉厚”。1.朴实稳重。《晋书·陈骞传》:“ 騫 沉厚有智谋。”《新唐书·李靖传》:“ 靖 每参议,恂恂似不能言,以沉厚称。”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君生而沉厚,不烦教督而亲近诗书。” 康濯 《东方红》第七章六:“我,我没有 成旺 他们那么沉厚,那么灵巧。”
(2).深厚。指由上到下或由外到内的距离很大。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地既滓浊,法应沉厚,凿土得泉,乃浮水上;积水之下,復有何物?”
(3).深沉。形容程度深。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盖其思力沉厚,他人不过説到七八分者, 少陵 必説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者。” 潘漠华 《冷泉岩》:“黄昏下来了,整个的夜都被广漠的黑夜包敛着,向空中望去,便只是逼在眼前的沉厚的黑暗。”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深沉、厚重、严肃。
- 详细解释
- 沉厚是指人或事物的性格、气质或风格深沉、厚重、严肃。形容人的思想深邃,性格严肃庄重;形容事物的内涵丰富,底蕴深厚。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气质、思想、风格等方面,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内涵、底蕴等。
- 故事起源
- 沉厚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四年》中,原文为:“夫子之于孔子也,资斧然;孔子之于夫子也,沉厚然。”意思是说孔子对待老师就像是给予他资助斧类一样,而老师对待孔子则是沉稳深厚。从此以后,沉厚一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和气质。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形容词
- 例句
- 1. 他的思想沉厚,总是能够深入问题的本质。2. 这幅画的画风沉厚,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沉思时的样子,思考问题时眉头紧锁,神情严肃,表示一个人思想深沉、严肃庄重。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沉思熟虑、深思熟虑等,扩展对深思、严肃等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的声音沉厚又庄重,让我们觉得很安心。2. 小学生:爷爷的笑声沉厚而慈祥,让我觉得很亲切。3. 初中生:这个作家的文字沉厚而有思想,读起来很有意味。4. 高中生:他的演讲沉厚而富有感染力,让人深受启发。5. 大学生:这个教授的课堂氛围沉厚严谨,让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