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在边境地区服役的士兵,也可用于比喻坚守岗位、忠诚履职的人。
- 例句
- 1. 军人们都视戍役为光荣的使命。2. 在边境地区,每个戍役都要严守边防。
- 基本含义
- 指在边境地区服役的士兵。
- 基本解释
(1).戍边的军士。《诗·小雅·采薇序》:“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 唐 李端 《奉送宋中丞使河源》诗:“ 东周 遣戍役,才子欲离羣。”
(2).戍守边疆。《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诸流民及戍役者多从之。太守 弓钦 遣兵讨之,不胜。”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而推至於戍役之人,亦劳之以‘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则先王之政,即人之心,莫大於此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边防制度和边防戍卒的历史。了解不同时期的戍役制度和戍役士兵的生活条件,以及他们在保卫国家边境上所做出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一名戍役,他每天都要在边境地区坚守岗位。2. 初中生:戍役是保家卫国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全付出了很多。3. 高中生:作为一名戍役,要有忠诚履职的精神,保卫国家的安全是他们的使命。
- 故事起源
- 《战国策·赵策一》记载了一个关于戍役的故事。赵国有一位将军,他的儿子在边境地区服役。一天,这位将军去看望儿子,儿子因为戍役的辛苦而想辞去职务。将军对儿子说:“你是戍役,不能轻易离开岗位,应该坚守阵地,履行职责。”这个故事表达了坚守岗位、忠诚履职的含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戍役”的发音与“树叶”相似,想象一棵树上的叶子代表着边境地区的戍役士兵,他们像树叶一样坚守在边境,保卫国家安全。
- 词语结构
- 戍役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戍役是由“戍”和“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戍指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守,役指服从命令执行任务。戍役表示在边境地区服役的士兵,特指在边防军队中执行任务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