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同忧的词语解释
同忧的意思
拼音:tóng yōu    注音:ㄊㄨㄙˊ ㄧㄡ
使用场景
同忧常用于形容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家庭或社会中的人们在面对挑战或困境时,共同感受到忧虑并共同努力解决问题的场景。
例句
1. 在团队面临挑战时,大家都能够同心协力、同忧共担,最终克服了困难。2. 在家庭遇到困难时,每个成员都能够同忧共担,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基本含义
共同忧虑、共同担忧
基本解释

(1).一同忧虑;一同忧愁。《逸周书·大戒》:“连官集乘,同忧若一。”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朝无死难之臣,外无同忧之国。” 宋 陈师道 《寄潭州张芸叟》诗之二:“赋诗真有助,弔古不同忧。”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我和他一处行,一处歇,戚同忧,喜同悦。”
(2).谓遭遇相同。 明 何景明 《嗟哉行》:“同病者怜,同忧者嘆。”

延伸学习
了解同忧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和使用场景之后,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同舟共济”、“同仇敌忾”等,来拓展对团结、共同努力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班同学在考试前都会互相鼓励,同忧共进。中学生:学校组织了一次志愿者活动,同学们一起参与,同忧共享快乐。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大家都能够同心协力、同忧共担,取得了好的成绩。成年人:在家庭中,夫妻共同面对经济困难,同忧共渡难关。
故事起源
同忧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得知邻国晋国要入侵齐国,他非常担心国家的安危。于是,齐宣王召集了国内各个阶层的人士开会商讨应对之策。会上,大家都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之情,彼此感同身受,最终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因此,人们用“同忧”来形容大家在困难时共同担忧的情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同忧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团队或家庭中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面对困难时,大家都表达出共同的忧虑和担忧,从而形成了同忧的场景。
词语结构
同忧是一个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同”和“忧”分别表示共同和忧虑的意思。
详细解释
同忧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同”和“忧”组成。它表示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人们共同感到担忧和忧虑。
(0)
诗文中出现“同忧”的诗词

东阳夜怪诗·其七

事君同乐义同忧,那校糟糠满志休。

不是守株空待兔,终当逐鹿出林丘。

(0)

送席大

惜尔怀其宝,迷邦倦客游。

江山历全楚,河洛越成周。

道路疲千里,乡园老一丘。

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

(0)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刑。

交期余潦倒,材力尔精灵。

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

文章开穾奥,迁擢润朝廷。

旧好何由展,新诗更忆听。

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

伊昔贫皆甚,同忧心不宁。

栖遑分半菽,浩荡逐流萍。

俗态犹猜忌,妖氛忽杳冥。

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

远蜀祗无补,囚梁亦固扃。

华夷相混合,宇宙一膻腥。

帝力收三统,天威总四溟。

旧都俄望幸,清庙肃惟馨。

杂种虽高垒,长驱甚建瓴。

焚香淑景殿,涨水望云亭。

法驾初还日,群公若会星。

宫臣仍点染,柱史正零丁。

官忝趋栖凤,朝回叹聚萤。

唤人看腰袅,不嫁惜娉婷。

掘剑知埋狱,提刀见发硎。

侏儒应共饱,渔父忌偏醒。

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

羽书还似急,烽火未全停。

师老资残寇,戎生及近坰。

忠臣辞愤激,烈士涕飘零。

上将盈边鄙,元勋溢鼎铭。

仰思调玉烛,谁定握青萍。

陇俗轻鹦鹉,原情类鹡鸰。

秋风动关塞,高卧想仪行。

(0)

和陶游斜川

谪居澹无事,何异老且休。

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

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

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

中流遇洑洄,舍舟步层丘。

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俦。

过子诗似翁,我唱而辄酬。

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不。

问点尔何如,不与圣同忧

问翁何所笑,不为由与求。

(0)

寿江节母

卫风歌靡他,恒辞贵从一。

春秋诸列女,伯姬固无匹。

自母失所天,艰贞矢永毕。

十五奉罗巾,二十罢瑶瑟。

供养代良人,甘肥机中出。

有时倚柱吟,鲁女同忧恤。

朝上君姑堂,暮入叔姑室。

姑言妇未亡,亦如儿在膝。

皇天悯苦寒,与母以白日。

年今已五旬,鬓发尚如漆。

鞠育一雏鹓,诗书去骄逸。

蟾兔在腹中,月光长盛实。

(0)

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

归去来兮,吾无以归奚以归。

既身不足以任责,畏首尾而心悲。

慕往昔之经世,嗟吾力之莫追。

彼辞位而灌园,岂吾今之独非。

雨冥冥而荷笠,榛莽莽而褰衣。

我行野而视天,觉宇大而身微。

乃矜虻蚷,止驱息奔。背隍筑室,面坂植门。

三绶从褫,图书尚存。

忘瓠落之可忧,比浮海之为樽。

跞太初而游意,弊无极而彫颜。

反国蜗而自足,俯巢幕而亦安。

解予辔之沃濡兮,脱予辖之间关。

识鸟鸣而物华,陶阳气以流观。

悟息渊而消枝,亦墐户而俱还。

惟文字之幼工,则虽老而桓桓。

归去来兮,彼河滨之善游。

或往学而丧生,复裹粮其安求。

善陶生之达情,不与世兮同忧

实迷途其已远,惧斯人之莫畴。

或待兔守株,或遗剑刻舟。

虽成事之不说,聚悔踰于山丘。

庶西方之至言,聊反闻而逆流。

守一静而为君,亦何往而不休。

已焉哉,一昼一夜成四时。

子之叹川逝不留,颓光不可使东之。

韩终王子乔,汗漫难与期。

俯寸田之荆棘,曷不旦耘而暮耔。

悲在堂之蟋蟀,惭不乐于唐诗。

悟死生之如梦,亘今古而无疑。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