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懈怠一词常用于形容个人或集体在工作、学习、锻炼等方面缺乏积极性和毅力的状态。可以用于训诫自己或他人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不要懒散怠惰。
- 例句
- 1. 他最近工作懈怠,经常迟到早退。2. 学习需要坚持不懈,不能有丝毫的懈怠。3. 懈怠的心态会让人失去前进的动力。
- 反义词
勤劳、勤勉、勤奋、奋勉、努力
- 基本含义
- 懈怠指懒散怠惰,不勤奋努力。
- 基本解释
◎ 懈怠 xièdài
[slack;sluggish] 松懈懒惰
学习上不可懈怠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懈怠相关的成语,如“马虎”、“敷衍”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加深对懈怠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懈怠,没有完成作业。2. 初中生:她在学习上从不懈怠,每天都坚持复习。3. 高中生:考试前不要懈怠,要保持高效的复习状态。4. 大学生:大学生活充实而繁忙,不能懈怠。5. 成年人:工作中要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不容许懈怠。
- 故事起源
- 懈怠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天运篇》中,其中记载了一个叫做“懈怠之乡”的寓言故事。故事中,一个懈怠之乡的人民因为懒散怠惰而无法生活得更好,最终导致了城市的衰败和人民的困苦。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懈怠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会带来不良后果。
- 英文翻译
1.slack; sluggish; remiss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懒散”、“怠惰”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懈怠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尝试将懈怠的负面影响与积极努力的正面影响进行对比,以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懈怠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懈”和“怠”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懈”意为懒散、松懈,“怠”意为懒惰、不努力。
- 详细解释
(1).松懈懒散。《吴子·论将》:“停久不移,将士懈怠,其军不备,可潜而袭。” 唐 薛调 《无双传》:“ 仙客 闻之,心气俱丧,达旦不寐,恐舅氏之见弃也。然奉事不敢懈怠。”《三国演义》第七十回:“ 夏侯尚 、 韩尚 二将连日见关上不出,尽皆懈怠。”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九》:“我其实毫不懈怠,一面发牢骚,一面编好《华盖集续编》。”
(2).怠慢不敬。《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门上家人﹞又从中説了些懈怠话,那河臺心里更觉得是 安老爷 瞧他不起,又加上了三分不受用。”
- 近义词
怠惰、懒惰、懒怠、懒散、怠慢、散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