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和尚七十岁。因七十岁不再外出云游,故称。 清 黄宗羲 《天岳禅师七十寿序》:“庚午暮春,为师掛履之辰。”
- 基本含义
- 指离开官职或职业,不再从事相关工作。
- 详细解释
- 挂,悬挂;履,指鞋子。挂履原指官员离开官职时,将官履悬挂起来,象征着不再从事官员的工作。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官员离职或退休,也可以用于其他职业或工作领域中,表示某人不再从事原职业或工作。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官员,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决定辞去官职。在离开官府时,他将自己的官履挂在门前,表示他已经不再从事官员的工作。从此,人们用“挂履”来形容离开官职或职业的情况。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例句
- 1. 他因为不满现在的工作环境,决定挂履离职。2. 这位老师已经挂履多年了,现在全职从事写作工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挂履”与离开工作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将自己的鞋子挂在门前,表示他不再从事原来的工作,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离职、退休相关的成语,如“告老还乡”、“卸甲归田”等,以扩展对相关主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挂履了,现在他是一名自由职业者。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将来可能会有很多新兴职业,我们要做好适应,不要害怕挂履。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不轻易挂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