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经过多次努力后,最终能够取得成功或站稳脚跟的情况。可以用来鼓励他人不要轻易放弃,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 例句
- 1. 经过三陆,他终于成功地创办了自己的公司。2. 这个项目经过三陆后,终于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3. 学习需要坚持不懈,只有经过三陆,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 基本含义
- 指人或物在三次出现后,出现的第三次就能够稳定地站住脚跟或取得成功。
- 基本解释
(1). 晋 陆机 与弟 云 、 耽 的合称。《晋书·陆云传》:“不意三 陆 相擕闇朝,一旦湮灭,道业沦丧。”
(2). 南朝 齐 陆慧晓 三子 僚 、 任 、 倕 的合称。《南史·陆慧晓传》:“﹝ 陆慧晓 ﹞三子 僚 、 任 、 倕 并有美名,时人谓之三 陆 。”
(3). 唐 陆扆 、 陆希声 、 陆威 的合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朝中 陆 氏三人,号三 陆 ,即相国( 陆扆 )洎 希声 ,及 威 三人也。”
(4). 明 末 清 初 陆圻 、 陆培 、 陆堦 三兄弟的合称。 清 王晫 《今世说·企羡》:“ 梯霞 名 堦 ,高文异采,与兄 丽京 ( 圻 )、 鯤庭 ( 培 )竞爽一时,时号三 陆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三陆”相关的成语,例如“四海为家”、“三思而后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练习了三次,终于学会了跳绳。2. 初中生: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我每天都要坚持复习三陆。3. 高中生:我经过三陆,终于成功地进入了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三陆,最终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 故事起源
- 三陆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十四年》,是古代中国历史文献之一。故事中,公子纠三次出使鲁国,每次都被拒绝。但他不放弃,第四次再次前往鲁国,最终获得了成功。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三陆”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三陆”与“三路”联想起来。在旅途中,经过三条路后,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这样就能够稳定地前进。这个联想可以帮助记忆“三陆”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三陆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三”表示三次,而“陆”表示站住脚跟或取得成功。
- 详细解释
- 三陆来源于《左传·僖公十四年》:“三陆,四陆,君子无怠。三陆,四陆,君子无休。”意思是说,经过三次或四次的尝试和努力后,君子都不能懈怠或放松。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人或物在多次尝试后,能够站稳脚跟或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