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失去气节。人不可失节。(作谓语)
(2) (动)旧指妇女失去贞操。
[构成]
动宾式:失|节
- 反义词
守节
- 基本含义
- 指失去节操或道德准则,行为失当、不端正。
- 详细解释
- 失节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应有的节操和道德准则,行为不端正、失当,违背了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 使用场景
- 失节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不正当,违背了道德和伦理准则。可以在讨论道德问题、批评不正当行为的时候使用。
- 故事起源
- 失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当时,鲁国的襄公迷恋于一位美女,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不顾国家大事,放纵自己的欲望,完全失去了一个君主应有的节操和品行。后来,这个故事成为了失节这个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失节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失”和“节”。
- 例句
- 1. 他因为贪污受贿而失节,最终被判刑入狱。2. 这位明星因为丑闻曝光而失节,一夜之间声誉尽失。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失”字与“节”字联系起来记忆。失节就是失去了节操。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大对失节这个概念的理解,例如“失身”、“失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作弊而失节,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那个学生因为欺负同学而失节,被学校开除了。3. 高中生:他因为考试作弊而失节,被取消了奖学金。4. 大学生:那个学生因为抄袭论文而失节,导致学术不端正。希望以上关于“失节”词语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