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红心草的词语解释
红心草的意思
拼音:hóng xīn cǎo    注音:ㄏㄨㄥˊ ㄒㄧㄣ ㄘㄠˇ
基本解释

草名。一说为红心灰藋之俗称。相传 唐 代 王炎 ,梦侍 吴王 。久之,闻宫中出辇,鸣箫击鼓,言葬 西施 。 吴王 悲悼不止,立诏词客作挽歌。 炎 应教作《西施挽歌》,有“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之句。 唐 沉亚之 《异梦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均载此事。后以“红心草”为美人遗恨之典故。 清 纳兰性德 《虞美人》词:“凄凉满地红心草,此恨谁知道。”

基本含义
指心地善良、真诚的人。
详细解释
红心草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内心纯洁善良,没有丝毫的虚伪和伪装。红心草的红心代表着热情、真诚,而草则象征着朴素、坚韧。这个成语是以植物的形象来比喻人的品质,形象生动。
使用场景
红心草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内在品质,特别是指一个人的善良、真诚和纯洁的心态。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品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故事起源
关于红心草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可以从植物的特点来解释。红心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叶子呈心形,故得名红心草。由于红心草的叶子红艳而美丽,人们将其与善良、真诚的人相比,形成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主体成语为“红心草”,没有其他结构。
例句
1. 他是个红心草,总是乐于助人。2. 她的红心草品质让人钦佩。
记忆技巧
可以将红心草的形象与善良、真诚的心态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红心草的形象,叶子红艳,代表善良和真诚的心。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与红心草有关的文化和意象,如红心草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应用,以及红心草在传统文学中的象征意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个红心草,总是乐于帮助同学。2. 初中生:他的红心草品质让他成为班级的大家长。3. 高中生:她的红心草态度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他展现出了红心草的品质。5. 成年人:他的红心草品质使他在工作中备受赞赏。
(0)
诗文中出现“红心草”的诗词

梅花引.苏小小墓

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

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

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

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

(0)

龙池春游曲

红心草茁红桃开,龙池淼淼春水来。

春鸟啼不歇,春燕语更切。

少妇踏春游,伤春无限愁。

红蕖蹀躞曳罗袜,罗袜尘生暗香发。

密意难传陌上郎,含羞折花空断肠,跢伫路侧盼斜阳。

(0)

葬西施挽歌

西望吴王国,云书凤字牌。

连江起珠帐,择地葬金钗。

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

春风无处所,悽恨不胜怀。

(0)

六丑.和天琴

倚银屏数梦,袅万种春愁如发。

三峰夜游,青天通箭筈。嘉平仙腊。

谁织扶桑瓮,投壶玉女,亸烟鬟月押。

东南孔雀楼西北。

云外惊鸿,阑前斗鸭,长亭柳稊都茁。

恨春风婀娜,不到天末。青霓谁达,闷琼宫瑶闼。

珠箔飘灯夜,双泪蜡。当时照见灵札。

恁素书沈鲤,玉床眠獭。海霞热,小桃丹靥。

总误了春人十载,望春眉睫。红心草绿灰飞蝶。

向玉京,魂抱离忧诉,碧翁醉煞。

(0)

宣曲二十二韵

绛缕初分后,银镮未解时。

已障纨扇笑,犹捧玉壶悲。

乞巧长生殿,迎风太液池。

雕屏涵火齐,宝帐隔琉璃。

欲买词人赋,空传狎客诗。

蔗浆销内热,琼蕊疗朝饥。

绮蒂桃初熟,红心草欲披。

凌波渡罗袜,向日翳华芝。

素脸分丹柰,香津滴紫梨。

龙梭随振素,獭髓补凝脂。

蓬饵重阳节,金针七夕期。

玉膏尝滵溢,翠盖逐葳蕤。

弦急哀随指,歌长恨入眉。

青鸾惟有舞,赤凤可能疑。

下蔡迷还易,平阳破未知。

髻高钗自坠,腰细佩长垂。

出恐严钟晚,归嫌钿幰迟。

辘轳惊晓梦,鹦鹉漏春思。

魂怨惟愁断,肠柔已自危。

璧珰萤影度,琼户藓花滋。

掩鼻谗难诉,披图悔岂追。

祇应金带枕,聊为达微辞。

(0)

玉钩斜

虹桥偃卧流泉咽,鬼唱秋坟燐染碧。

冷露蘼芜锁暗香,荒蛩啼碎三更月。

明月无情漾浅沙,半弯弓影玉钩斜。

断肠寸寸红心草,逝魄星星绛树花。

春风一度迷楼晓,乌铜屏外笼娇鸟。

湖上歌姬粉黛香,镜中天子头颅好。

芙蓉憔悴怕经霜,泪墨丝丝剩锦囊。

薄命红颜千古恨,一抔黄土掩华妆。

至今风雨雷塘夕,白杨萧瑟垂荒陌。

双双金碗化鸳鸯,片片罗裙飞蛱蝶。

君王遗垄委蒿莱,文狸夜泣吴公台。

萤火几星依翠瓦,美人魂魄盍归来。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