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耳聋目盲。《庄子·逍遥游》:“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鐘鼓之声,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2).喻使人耳目闭塞。《后汉书·陈蕃传》:“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 秦 焚书阬儒何以为异!”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对事物完全无知或无法理解。
- 详细解释
- 聋盲是由“聋”和“盲”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聋指听力完全丧失,盲指视力完全丧失。将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形容一个人对事物完全无知或无法理解,就像是同时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一样。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某个领域或某个问题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完全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或意义。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戏曲《西华山》中。故事中,主角西华山是一座神秘的山峰,山上有一座宫殿,里面住着一位聋子和一位盲子。他们分别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感知世界,但无法互相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这个成语就形容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全面了解和理解。
- 词语结构
- 聋盲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表示完全无知或无法理解。
- 例句
- 1. 他对这个领域完全聋盲,不懂任何基本概念。2.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就像是聋盲摸象,完全无法理解。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同时失去了听觉和视觉的人,无法听到声音,也无法看到世界,这样就能够形象地理解聋盲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聋盲是一个贬义词,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词的得当。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聋人和盲人的生活和挑战,以增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同情。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对这门课程完全聋盲,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懂。2. 初中生:我爸爸对手机操作聋盲,每次都要我教他。3. 高中生:他对这个社会问题聋盲,完全不关心社会热点。4. 大学生:这个学生对这门专业聋盲,连最基本的原理都不了解。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聋盲”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