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巩洛的词语解释
巩洛的意思
拼音:gǒng luò    注音:ㄍㄨㄙˇ ㄌㄨㄛ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意志坚定、行动稳定,或形容事物的稳固、牢固。
例句
1. 他的决心如同巩洛一般,始终不变。2. 这座城市的发展基础巩洛稳固,未来可期。
基本含义
指巩固、巩守、巩留。表示坚定不移、牢固稳定。
基本解释

(1). 巩 洛 二古地名的并称,地在今 河南 洛阳 一带。《战国策·韩策一》:“ 苏秦 为 楚 合从,説 韩王 曰:‘ 韩 北有 巩 、 洛 、 成皋 之固,西有 宜阳 、 常阪 之塞。’”《文选·潘岳<西征赋>》:“眷 巩 洛 而掩涕,思缠緜於坟塋。” 李周翰 注:“ 巩 洛 二县名。 岳 家坟塋在此。” 宋 梅尧臣 《周仲章通判润州》诗:“昔过 京口 山,断崖如 巩 洛 。”
(2).泛指通都大邑。 唐 许浑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诗:“独想征帆去 巩 洛 ,此中霜菊正花开。” 宋 张元干 《瑞鹤仙·寿》词:“看流芳,继踵 韦平 ,盛传 巩 洛 。” 明 何景明 《放歌行》:“整轡逾 巩 洛 ,驱车入 咸 秦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坚固、巩固相关的成语,如“巩固”、“稳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决心就像巩洛一样,不会动摇。2. 初中生:他的意志如同巩洛一般坚定,不受任何困难的影响。3. 高中生:只有巩洛的基础才能支撑起一个稳固的未来。4. 大学生:我们要像巩洛一样,坚守初心,不断努力。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巩洛”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巩洛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巩洛之役”。据考证,巩洛是一种古代的建筑材料,用于加固城墙、宫殿等建筑物。后来,人们将巩洛比喻为坚固的事物,形成了成语“巩洛”。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巩洛这个词语的发音“gǒng luò”和“坚固”这个意思,巩洛就像坚固的建筑材料一样,表示坚定不移、牢固稳定。
词语结构
巩洛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巩洛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材料,用于加固城墙、宫殿等建筑物。成语“巩洛”借用了巩洛的意象,比喻巩固、巩守、巩留,表示坚定不移、牢固稳定。
(0)
诗文中出现“巩洛”的诗词

在怀县作诗二首·其二

春秋代迁逝,四运纷可喜。

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我来冰未泮,时暑忽隆炽。

感此还期淹,叹彼年往驶。

登城望郊甸,游目历朝寺。

小国寡民务,终日寂无事。

白水过庭激,绿槐夹门植。

信美非吾土,祗搅怀归志。

眷然顾巩洛,山川邈离异。

愿言旋旧乡,畏此简书忌。

祗奉社稷守,恪居处职司。

(0)

车马行

巩洛风尘处,冠盖相填咽。

多称魏其冷,竞随田鼢热。

轮趣白虎第,珂聚黄金穴。

献酒悉葡萄,州言尽飞铁。

东都蛇已铸,西山绶应结。

朝集类蒸烟,晚至如吹雪。

子云尔何事,门巷无车辙。

(0)

放歌行

天命谅靡易,富贵安足陈。

自昔慕豪胜,重义还轻身。

整辔逾巩洛,驱车入咸秦。

立观青云上,驰步要路津。

射策报明主,投书干大臣。

身为五侯客,家与七贵邻。

杯酒纵经过,冠盖罗逡巡。

顾盼生光彩,吹嘘借阳春。

各矜意气好,自比骨肉亲。

时事多变异,交道亦湮沦。

要盟等金石,弃掷同灰尘。

赤心不足恃,白头更如新。

归来嗜藜藿,偃仰随松筠。

始知葵槿甘,不若兰桂辛。

愿从白屋士,请谢玉堂宾。

(0)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0)

晚渡黄河

落日西山暗,洪河夏涨馀。

昏黄沈巩洛,浩渺极梁徐。

鼓听临流驿,灯看远岸渔。

频年在行役,倚棹一长吁。

(0)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碧树康庄内,清川巩洛间。

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

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

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

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

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

月拜西归表,晨趋北向班。

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

玉帐才容足,金樽暂解颜。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

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

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班。

人惭公干卧,频送子牟还。

自睹宸居壮,谁忧国步艰。

只应时与醉,因病纵疏顽。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