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海陆丰常用于形容农作物丰收的好年景,也可用于形容各种事物的顺利发展,例如经济、事业或学习等。
- 例句
- 1. 今年的庄稼长势好,真是海陆丰啊!2. 这个项目进展顺利,可以说是一片海陆丰。3. 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事业一片海陆丰。
- 基本含义
- 形容丰收的好年景,也可形容事情进展顺利。
- 基本解释
拼音:hǎi lù fēng
意思:海陆丰地区,一九八八年初经国务院批准以原海,陆丰的行政区域建立起来的地级市,今称汕尾市。辖海丰、陆丰、陆河三县和市城区,共设置3个办事处、40个镇、10个乡,13个农林场,并设有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位于城区境内)和华侨管理区(位于陆丰境内)两个市辖经济区。总面积5271平方公里,总人口359.23万人(2008年)。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近百万人。在口头上,人们仍沿用那个亲切而具有沧桑感的名字——海陆丰。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农业相关的成语,例如“五谷丰登”、“秋高气爽”等,来扩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年的庄稼长势好,田地里一片海陆丰。2. 初中生:我们班级的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可以说是一片海陆丰。3. 高中生:他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事业前景一片海陆丰。
- 故事起源
- 海陆丰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古代,人们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丰收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农作物丰收时,人们会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于是形成了“海陆丰”这个成语来形容丰收的好年景。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海陆丰”这个成语与农田丰收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广阔的海洋和陆地上收获丰富的农作物,这样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海陆丰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义都很明确,结构简单明了。
- 详细解释
海陆丰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东南沿海出土文物考证,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渔猎种植,生息繁衍。《禹贡》有九州之说,时汕尾属九州中的扬州南境;《周礼·夏官·职方》称为藩服之地;春秋属南越;战国入楚称百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岭南地区设立三个郡:南海郡(治所在今广州)、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象郡(治所在今广西凭祥市)。南海郡下设四个县:龙川县、傅罗县、番禺县、四会县,龙川县东境又设揭阳戍(在今丰顺),以推行“和辑汉越”的政策。海陆丰地区(汕尾市)全境属南海郡傅罗县。至秦末,诸侯纷纷叛秦,公元前204年,新任南海郡尉赵佗为防北方动乱波及岭南,于是割据岭南三郡,自立为王,国号南越。西汉建立以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西汉中央政府为加强对南越国的管辖权,封名织者为南武侯,在南越国境内建立小诸侯国名南海,其国境在秦龙川县东境,相当于揭阳戍管辖的范围。南海国却因联合闽越与西汉政府对抗,而被南越国收复,南越国更因胜战,将都城 以南武侯之名号定名“南武城”,即今广州市。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闽越王郢出兵攻南越,南越请求内附。南越平定后,建为汉十三州之一的交州,又增设了两个县揭阳县(今潮汕梅榕)、中宿县(今清远)。在汉代,海陆丰地区全境属交州南海郡傅罗县。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改傅罗县为博罗县,分博罗县置欣乐县(今惠州市惠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