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石妇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不愿意改变自己观念或顺应时代潮流的人。比如,当一个人坚持过时的观念或坚持错误的做法时,可以说他像个石妇。
- 例句
- 1. 她像个石妇一样,对新事物总是抱有怀疑和排斥的态度。2. 这个老人思想保守,真是个石妇。
- 基本含义
- 比喻妇女顽固不化,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 基本解释
(1).即石女。 汉 扬雄 《太玄·廓》:“次三廓无子,室石妇。” 范望 注:“妇而无子,阴不合也,故谓之石也。”参见“ 石女 ”。
(2).妇人石像。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道傍一石妇,无记復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
(3).望夫石。传说古有贞妇望夫不归,化而为石。 唐 鲍溶 《期尽》诗:“青山石妇千年望,雷雨曾知来不来。” 元 杨维桢 《<石妇操>序》:“石妇即望夫石也,在处有之。诗人悲其志与 精卫 同,不必问其主名也。”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有关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木讷不语”、“铁石心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妈妈很石妇,她总是不同意我玩电脑游戏。初中生:他的思想像个石妇一样,无法接受新的观念。高中生:那个老师对我们的建议总是石妇一样,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 故事起源
- 石妇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关于石妇的具体故事内容并没有详细记载,但这个成语通过口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顽固不化的妇女坐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拒绝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 词语结构
- 石妇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石”表示石头,而“妇”则表示妇女。
- 详细解释
- 石妇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据说,古代有一位名叫石妇的女子,她非常固执和顽固,不愿意接受任何新的事物或改变自己的观念。因此,石妇成为了形容妇女顽固不化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