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适用于形容官员地位高、职位显要的场合。
- 例句
- 1. 他通过多年的辛勤努力,终于登上了鸿台。2. 这位官员已经坐上了鸿台,权力非常大。
- 基本含义
- 指高位、显贵的官职
- 基本解释
(1). 战国 时 韩国 宫名。《战国策·韩策一》:“大王不事 秦 , 秦 下甲据 宜阳 ,断絶 韩 之上地,东取 成皋 、 宜阳 ,则 鸿臺 之宫, 桑林 之菀,非王之有已。”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宫殿》:“ 楚 有 兰臺宫 , 韩 有 鸿臺宫 。”
(2). 秦始皇 时所筑高台。《三辅黄图·长乐宫》:“ 鸿臺 , 秦始皇 二十七年筑,高四十丈,上起观宇,帝尝射鸿於臺上,故号 鸿臺 。”《汉书·惠帝纪》:“ 长乐宫 鸿臺 灾。”《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刘梁 《七举》:“ 鸿臺 百层,干云参差。”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官职、权力相关的成语,如“云梯石壁”、“金榜题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鸿台,我们都很尊敬她。2. 初中生: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将来一定能够登上鸿台。3. 高中生:政府官员的鸿台是他们通过努力获得的,他们需要为人民服务。
- 故事起源
- 鸿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宫廷的宴会礼仪。古代宴会上,皇帝的座位高于其他官员,称之为鸿台。后来,人们将鸿台这一称呼引申为高位、显贵的官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鸿台”与高位、显贵的官职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鸿台原指皇帝的高座,后来引申为高位、显贵的官职。使用此成语时,常用来形容官位高显、权势重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