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骄懦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性格上的缺陷,指那些自视甚高,却缺乏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些行为或态度过于自负而又胆小怯懦的人。
- 例句
- 1. 他骄懦得连一个简单的决定都不能做出来。2. 这个人很骄懦,总是逃避面对问题。3. 不要太骄懦,要敢于面对困难。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自负而胆小怯懦。
- 基本解释
骄矜懦弱。 宋 张耒 《说化》:“骄懦退怯,妇人女子之情不忘,而欲威正四方,譬之土偶人,未有为土偶人而变者也。” 元 耶律楚材 《用张道亨韵》:“边军骄懦望风溃,南 赵 北 燕 飞兵埃。” 清 汪仲洋 《杂感》诗:“统御无骄懦,皆归纪律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性格特点相关的成语,例如“自负”、“傲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骄懦得连个球都不敢踢。2. 初中生:班里有一个同学骄懦得连老师的问题都不敢回答。3. 高中生:他骄懦得连一个简单的面试都不敢去参加。
- 故事起源
- 骄懦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孙丑上》。故事中,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他自视甚高,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一天,孟子带他去参观市场,看到了一个大胆的小孩子。小孩子不仅敢于和大人交流,而且还敢于挑战权威。公孙丑则因为自负而胆小怯懦,不敢与人交流,更不敢挑战权威。从此,骄懦成为了形容公孙丑这种自负而胆小怯懦的人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骄懦”拆分为“骄”和“懦”两个词来记忆。想象一个人自视甚高,却又胆小怯懦的形象,以此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骄懦是由形容词“骄”和“懦”组成的成语。“骄”指人傲慢自大,自负过高;“懦”指人胆小怯懦,缺乏勇气。骄懦形容一个人既自负又胆小怯懦,既自高自大又缺乏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