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太刻苦。《庄子·天下》:“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觳者,薄也。《史记·始皇本纪》虽监门之养,不觳於此矣。言不薄於此也。 墨子 之道,自处以薄。 郭象 注觳无润也。解似迂曲。”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巨大或人物宏伟壮丽。
- 详细解释
- 大觳是由形容词“大”和动词“觳”组成的成语。形容词“大”表示巨大、宏伟,动词“觳”表示高耸、宽广。合在一起,表示事物巨大或人物宏伟壮丽。
- 使用场景
- 大觳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山脉、湖泊等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宏伟,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气势和举止的威严。
- 故事起源
- 大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红楼梦》。在小说中,有一处描写宝玉和黛玉在荣府欣赏西湖风景的场景,描述了湖泊的广阔壮丽之美,其中使用了“大觳湖山”这个词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动词
- 例句
- 1. 这座建筑真是大觳,令人惊叹。2. 他的气势如大觳山河,让人敬畏。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大觳”这个词语与巨大的山脉或宏伟的建筑物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其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红楼梦》这部古代文学作品,以及其中描写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了一座大觳的山,真漂亮!2. 初中生:他的房子真大觳,简直像个宫殿。3. 高中生:这幅画展现了大觳的自然风景,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4. 大学生:他的演讲气势如大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