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进牍的词语解释
进牍的意思
拼音:jìn dú    注音:ㄐㄧㄣˋ ㄉㄨˊ
使用场景
进牍一词常用于描述向上级、领导或官方提交重要文书或奏章的情景。在工作场合,可以用来形容向领导汇报工作、提出申请或请求批准等。在学习中,可以用来形容向老师提交作业、报告或请假条等。
例句
1. 他将申请书进牍给上级领导。2. 学生们要按时将作业进牍给老师。
基本含义
指上交文书或奏章。
基本解释

(1).古代进奉写字用的木板或纸笺。多指请人赋诗作文。 唐 杨炯 《宴皇甫兵曹宅诗序》:“抽毫进牘,皆请赋诗。” 宋 陈造 《延绿亭赋》:“因援毫而进牘,聊想像而陈辞。” 清 梅曾亮 《<柏枧山房诗集>自序》:“今则对客进牘,字惟谈欢;举杯当歌,声必论慼。”
(2).进呈书表。 宋 苏舜钦 《诣匦疏》:“諫官御史亦不闻进牘白见,铺陈灾害之端,以开上心。” 清 吴兆骞 《竹赋》:“顾宾御而长怀,招 季重 而进牘。”

延伸学习
进牍是中国汉语中的一个成语,学习者还可以了解其他与文书、奏章相关的成语,如“文房四宝”、“奏章”等,以丰富词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把作业进牍给老师,让老师批改。2. 初中生:学生会代表将学生的建议进牍给校长。3. 高中生:我要将我的申请材料进牍给大学招生办公室。4. 大学生:我要将我的研究报告进牍给导师,请求指导和意见。
故事起源
进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书交流方式。在古代,人们将写好的文书放在木牍上,然后进贡给上级或官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进牍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习俗,用来形容上交文书或奏章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进牍”拆解为“进”和“牍”两个部分,联想“进”表示向前移动,而“牍”则表示写有文书的木板。可以想象自己在向前移动并将写好的文书放在木牍上,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进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进”是动词,表示向前移动的意思;“牍”是名词,表示木牍,即写有文书的木板。
详细解释
进牍是指将文书或奏章上交给上级或官方。它源自古代传统的文书交流方式,人们将写好的文书放在木牍上,然后进贡给上级或官方。进牍的含义逐渐演变为上交文书或奏章,表达了向上级或官方请示、申报的意思。
(0)
诗文中出现“进牍”的诗词

奉和御制中秋玩月歌

戒井铜龙漏水平,玉轮初满物华清。

光连南极星辉正,影泛中天帝宇明。

风来蘋末披轻雾,香湿兰丛浥零露。

绛河横度灿云章,灵鹊群飞绕宫树。

法久照兮庆昌时,乐芳宴兮忘疲。

敷睿文兮玩澄景,当严更兮渐永。

九门秘邃敞尧宸,霭霭金波瞩目频。

进牍岂能抽鄙思,赓歌深愧预朝伦。

(0)

拟试置章御座二首·其一

睿听来嘉论,忧勤政事昌。

颙颙瞻帝座,谔谔置臣章。

语切青规上,文留黼扆傍。

受言初拜禹,罪己忽兴汤。

进牍须盈几,垂衣岂下堂。

只应千载治,危谏属忠良。

(0)

王拱辰太尉挽辞二首·其二

童年已切耆英慕,壮岁初陪后乘游。

卫幕櫜弓皆广建,梁筵进牍并枚邹。

云台生面丹青古,马鬣新封草木秋。

是事公应付蜩甲,苍霞谁见揖浮丘。

(0)

二十一叔父慎郡王挽辞十韵

同庚亦契韵,年少久相随。

膝下陪闻礼,床前领弄饴。

后来虽各学,时复有联词。

及我亲机政,惟王合表仪。

嘉言闻进牍,硕画见司旗。

閒趣兼工画,清辞独剩诗。

晚年务置醴,双鬓早添丝。

都为一儿弃,遂教百事隳。

未能规子夏,因与继孙枝。

叔辈晨星在,顾瞻宁弗悲。

(0)

奉和御制中秋翫月歌

戒井铜龙漏水平,玉轮初满物华清。
光连南极星辉正,影泛中天帝宇明。
风来蘋末披轻雾,香湿兰丛浥零露。
绛河横度灿云章,灵鹊群飞绕宫树。
法久照兮庆昌时,乐芳宴兮忘疲。
敷睿文兮玩澄景,当严更兮渐永。
九门秘邃敞尧宸,霭霭金波瞩目频。
进牍岂能抽鄙思,赓歌深愧预朝伦。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