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将米麦炒熟,捣粉制成的食品。《周礼·天官·笾人》:“羞籩之实,糗饵、粉餈。” 郑玄 注:“此二物(糗饵、粉餈),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合蒸曰饵,饼之曰餈。”
(2).泛指干粮。 宋 苏辙 《黄楼赋》叙:“ 子瞻 使习水者浮舟檝载糗饵以济之,得脱者无数。”
- 基本含义
- 指被人当成笑柄或取笑的对象。
- 详细解释
- 糗饵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糗意为尴尬或难堪,饵意为诱饵或陷阱。糗饵合在一起,形容一个人被人当成笑柄或取笑的对象,使其感到尴尬和难堪。
- 使用场景
- 糗饵常用于形容某人因某种原因而被人当作笑柄,使其感到尴尬和难堪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场景中出现的尴尬局面。
- 故事起源
- 糗饵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在路上捡到一条鱼,他觉得这是一条宝贝,于是非常高兴地拿着鱼回家。途中,他遇到了一个人,那个人看到他手里拿着鱼,就冲他大笑,并说:“你这个傻瓜,你以为这是真的鱼?其实这只是一个木头做的鱼!”那个人听了之后感到非常尴尬和难堪,成了别人取笑的对象。从此以后,人们用糗饵来形容被人当作笑柄的情况。
- 词语结构
- 糗饵是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糗和饵,它们分别代表尴尬和诱饵。糗饵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记忆和理解。
-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犯了一个大错误,成了大家的糗饵。2. 她的穿着总是很奇怪,成了同学们取笑的糗饵。3. 老板当着全公司的面批评了他,让他感到非常糗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糗饵与尴尬和取笑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被人当作笑柄,感到非常尴尬和难堪的场景,以此来联想糗饵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尴尬和难堪相关的成语,如尴尬万分、难堪至极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操场上摔倒了,成了同学们的糗饵。2. 初中生:他在班级演讲比赛中忘词了,成了全班同学的糗饵。3. 高中生:她在校园里走路时不小心撞到了电线杆,成了校园里的糗饵。4. 大学生:他在面试时说错了自己的专业,成了面试官们的糗饵。5. 成年人:我在公司会议上打了个哈欠,成了同事们的糗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