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正仪的词语解释
正仪的意思
拼音:zhèng yí    注音:ㄓㄥˋ ㄧˊ
基本解释

(1).准则,典范。《荀子·修身》:“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2).端庄的仪态。 汉 刘向 《说苑·修文》:“使耳听雅音,目视正仪,足行正容,心諭正道。”

基本含义
形容态度庄重、举止端正。
详细解释
正仪是由“正”和“仪”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正”表示庄重、端正,而“仪”表示礼仪、规矩。正仪形容一个人的态度庄重、举止端正,符合礼仪规矩。
使用场景
正仪常用于形容人的仪态端庄、举止得体的场合,尤其是在正式的场合中,如会议、拜访、接待等。
故事起源
《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一段话:“正法以齐正之,正仪以齐正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按照礼法来规范行为,使仪态庄重、举止得体。后来,人们将“正法以齐正之,正仪以齐正之”中的“正仪”作为一个词语,用来形容人的仪态庄重、举止得体。
词语结构
正仪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在重要场合上,我们应该保持正仪,举止得体。2. 这位领导在公众场合总是保持着正仪,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忆技巧
可以将正仪想象成一个人站得很正,举止得很仪式化的形象,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礼仪相关的成语,如“礼貌”、“正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升旗仪式上都要保持正仪。2. 初中生: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大家都要注意保持正仪。3. 高中生:在面试时,我们要注意仪态端正,保持正仪。
(0)
诗文中出现“正仪”的诗词

将进酒

君唐虞兮臣皋夔,将卫霍兮恢边陲。

时文景兮民雍熙,狱无冤人兮野无蒿藜。

玉烛亘天流离以昭兮,其惟百姓日用而不知。

歌鹿鸣与既醉兮,而颂声洋溢乎康逵。

顾吾君之清静躬俭以寂默兮,而犹薄滋味与游嬉。

臣愿得连四海以为席兮,酌北斗而为酒卮。

使五老奉觞上寿以申祝兮,令夫八元夹侍而正仪

愿圣寿上齐于箕翼兮,其光容充塞于四维。

醉大道与仁义兮,而淳风浃洽于华夷。

期亿万斯年兮,民皆陶陶而化之。

庆君臣之嘉会,陋酆镐与瑶池。

(0)

听仲二黼弦索醉歌

繁弦满天地,祗从指上明。

可怜读曲者,低眉蹙颔劳经营。

清商流水本无意,何劳众吻徒争鸣。

逸调非关按指生,清歌妙与弦无声。

何来可儿得此解,沉吟抱阮难胜情。

拨捩停音音未发,曳若游丝引微发。

冥冥沉水袅炉烟,淡淡梨花浸庭月。

静如美女正仪容,远山不动明镜中。

不须掩扇瓠犀敛,字字匀圆蚌珠软。

须臾琮琤移促柱,柳絮东风滚香雨。

酒狂对此雄心铄,疑在边霜闻晓角。

羁人相对成白头,邻女倚阑知泪流。

曲终弦罢悄不语,馀音空际长悠悠。

蛾眉自昔有人妒,阳春莫惜无人和。

座中谁是老香山,一夜新词巳流播。

(0)

挽曾国荃联

衡岳挺奇才,戡东南,定西北,数中兴两朝开济,廿载驰驱,尽瘁鞠躬,国史比武乡事业;

钟山留遗爱,兄名相,弟名臣,溯先后百战经营,八州都督,馨香祭祀,祠堂接文正仪型。

(0)

贡使杂沓至馆

重译归中国,咸宾及四门。

正仪思足法,束带自能言。

表饵非吾术,柔怀属圣恩。

须知干羽地,观耀莫齐论。

(0)

百哀诗·其二十蔡思贤

西山文绪馀,丰采惊玉立。

孤隼云海高,九牛栋梁出。

经邦正仪刑,匡济多远识。

墨沼波溶溶,淋漓洒文笔。

(0)

送胡季昭谪象州

绍兴宝庆百年馀,古往今来说二胡。

论事直须弹恳切,立朝端不忍阿谀。

两贤幸属吾州有,万事何曾公议无。

象郡新宁不同诏,九重天子正仪图。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