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二吴的词语解释
二吴的意思
拼音:èr wú    注音:ㄦˋ ㄨˊ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江苏苏州和浙江嘉兴这两个地方,也可以用来比喻两个相邻的地区或者两个相关的领域。
例句
1. 这个旅游线路包括了二吴地区的景点。2. 他们是二吴的友好城市。
基本含义
指两个吴地,分别是江苏苏州的吴地和浙江嘉兴的吴地。
基本解释

指 吴郡 与 吴兴 。《南齐书·高帝纪下》:“二 吴 、 义兴 三郡遭水,减今年田租。”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二吴》:“ 吴郡 、 吴兴 皆有‘ 吴 ’字,自当为‘二 吴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江苏苏州和浙江嘉兴这两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去二吴玩,看看苏州的园林和嘉兴的南湖。2. 初中生:二吴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快,吸引了很多投资。3. 高中生:二吴地区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有很多历史古迹值得一游。4. 大学生及成年人:二吴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故事起源
吴地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地区,吴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其疆域曾经涵盖了现在的江苏苏州和浙江嘉兴两个地区。因此,这两个地方被称为二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江苏苏州和浙江嘉兴这两个地方的特点来记忆二吴这个成语。比如,江苏苏州以园林和古建筑闻名,可以联想成“二吴的苏州园林”。浙江嘉兴以南湖和龙舟赛闻名,可以联想成“二吴的嘉兴南湖”。
词语结构
二吴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二吴是指江苏苏州和浙江嘉兴这两个历史上有名的吴地。吴地是指以吴国为中心的地区,因吴国的疆域曾涵盖两个地区,所以称为二吴。
(0)
诗文中出现“二吴”的诗词

湘春夜月.彭春谷为析津名姝求赋其画芍药山屏

醉春杯。茜漪轻晕霞腮。

写入尺二吴绡,偏最惹风怀。

月下小乔移步,似剪将花叶,供养萧斋。

叹殊乡久客,心情减尽,幽抱难开。

湖州旧约,扬州画本,金谷新栽。

绣幕围香,谁更管、曼殊娇措,寻艳丰台。

千重露绮,眤睡余、欹枕横钗。

仗彩笔,把酥娘韵调,虫娘韵格,同赋翻阶。

(0)

书陆月湖先生手校宣公奏议后

龙门传贾生,不载《治安策》。

至今悲长沙,如对宣室席。

煦京岂良史,唐肆求马迹。

榜子加点窜,貌形神已隔。

呜呼唐贞元,聪察亦令辟。

朝困二吴谗,夕受一裴厄。

冰炭固宜然,苍蝇岂爱璧。

邺侯时无伦,造膝全国脉。

垂死引晋参,遗贤吁可惜。

颇疑史失之,家传稿盈尺。

嗟哉君子操,介立如松柏。

嗟哉小人交,夺正如朱碧。

德孤且不邻,物腐易求隙。

未相道已睽,焉免忠州谪。

太息建中忧,泚光竟寻逆。

三军涕何从,禹汤能自责。

功同衣白人,灵武赞谋画。

天非材不生,相在君之择。

谁与裂白麻,阳城空有驿。

谁与进奏疏,端明亦终斥。

契合世固难,吊古无荒宅。

吾师理残编,误本亲纠摘。

即今中兴年,抱道辞徵辟。

阅世有名言,出辞戒直迫。

讽谏意缠绵,君心匪难格。

何用撮古方,活世此砭石。

(0)

保阳道中遇黄仲韬于逆旅方知其奉命典试四川匆匆不能多谈赠以濂亭文集口占二诗以道其所欲言者·其一

意外逢君驻使车,三年颜色若为臞。

尊亲劳苦能加饭,舍弟忧伤待废书。

首夏沛中余北向,先春淮上彼南图。

飘零一聚师门下,南北相望更二吴

(0)

刘彦修江岸帖赞

其忠足以继忠显,其教足以传西枢。

其略足以佐魏公,其识足以知二吴

于虖,斯亦足以列宝真之储矣。

(0)

题宋元明梅花合卷歌

逃禅老人梅性谙,派衍华光青出蓝。

弟子禹功称入室,艺林声价蜚江南。

偶拂东绢写梅雪,梅香雪白三昧兼。

老人缩手不复作,权吟小令指月拈。

因参同异哦俊逸,率更书法清而严。

村梅见诮薄当代,蜂蝶却见纷依帘。

从来盛名显后世,无限吊古深情添。

王孙外史皆逸士,识语饱玩钗脚尖。

二吴此道乃私淑,澄心堂纸光如瑊。

蓓蕾欲开寒更勒,老干破萼霏清馣。

高杨黄徐四作者,各出手眼资丛谈。

妙哉梅事叹观止,三复常使幽怀忺。

如入孤山香雪海,随其所会酬清恬。

笑予时亦貌疏影,爱忘其丑徒无盐。

清閟阁中谁氏子,碎金拣得名偏潜。

春窗日嫩生意足,无须索笑重巡檐。

(0)

寄吴宪之侍御·其二

老眼桥湖见使旌,东风吹满过江城。

人随一路山花舞,春共前年御史行。

此老自堪邦国俊,二吴元与浙江清。

腐儒不管人间事,饱食能无愧太平。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