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倾慕仁义。 汉 贾谊 《新书·数宁》:“苟人迹之所能及,皆乡风慕义,乐为臣子耳。”《新唐书·裴行俭传》:“ 麟德 二年,擢累 安西 都护,西域诸国多慕义归附。”《清史稿·克勤郡王岳託传》:“今慕义归降,善为抚卹,毋令失所,则人心附,大业成矣。”
- 基本含义
- 对道义、正义的崇敬和追求。
- 详细解释
- 慕义指对道义、正义的崇敬和追求,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正直行为的敬仰和追求。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道义准则的坚守和追求,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高尚品德和正直行为的敬仰和追求。
- 故事起源
- 慕义一词最早出自《尚书·大禹谟》:“大禹、慕义、犁庭敷奏。”这句话是说大禹治理水患时,对于正义和德行的崇敬和追求。后来,慕义逐渐演变成一个独立的词语,用来形容对道义和正义的崇敬和追求。
- 词语结构
- 慕义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慕”和宾语“义”组成。
- 例句
- 1. 他一直慕义,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2. 她对正义的慕义使她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慕义”拆分为两个部分来记忆,慕表示崇敬、追求,义表示道义、正义。同时,可以通过与其他相关成语进行联想,比如“慕名而来”、“慕课”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慕义”相关的成语,比如“慕名而来”、“慕德”等,以加深对道义和正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慕义,不欺负弱小的同学。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慕义,不作弊、不抄袭。3. 高中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慕义,为社会公平正义发声。4. 大学生: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慕义,以身作则,引领团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