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预备立宪的词语解释
预备立宪的意思
拼音:yù bèi lì xiàn    注音:ㄧㄩˋ ㄅㄟˋ ㄌㄧˋ ㄒㄧㄢˋ
使用场景
预备立宪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组织为制定宪法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可以用于政治、法律等相关领域的讨论中。
例句
1. 我们正在进行预备立宪的工作,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在预备立宪的过程中,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基本含义
指为制定宪法而进行的准备工作。
基本解释

清政府为抵制革命而采取的政治措施。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次年宣布预备立宪。后又颁布“宪法大纲”,定预备立宪时间为九年,并宣布提前召开国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揭穿预备立宪的骗局。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预备立宪终止。

延伸学习
如果对宪法制定和预备立宪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法律、政治学知识,了解各个国家的宪法制度和历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正在进行预备立宪的工作,准备制定一套学生宪法。2. 初中生:我对预备立宪的历史很感兴趣,想更深入地了解宪法的制定过程。3. 高中生:预备立宪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转型的重要阶段,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预备立宪”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预备立宪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清末民初的时期。当时,中国正经历着政治体制的转型,各种政治派别和团体纷纷提出制定宪法的主张。预备立宪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议题,并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热门话题。
记忆技巧
可以将预备立宪这个成语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记忆。预备表示准备的意思,立宪表示制定宪法,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在准备制定宪法的过程中,他先进行了预备工作,然后才正式制定宪法。
词语结构
预备立宪的结构为:形容词+动词+名词。
详细解释
预备立宪是指在制定宪法之前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宪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规范作用。预备立宪阶段通常包括制定宪法草案、召开宪法大会、进行宪法宣传等工作,旨在为宪法的正式制定奠定基础。
(0)
诗文中出现“预备立宪”的诗词

挽张百熙联

自戊戌变政以还,慭遗一老,天欲苏中国魂耶,何竟使旋转异材,只能于国民教育,树厥先声,亦未组织完全,毕酬夙愿;

由庚子回銮而后,秩晋三选,人咸以硕辅期矣,乃不意阳九末运,仅得于预备立宪,成些影子,又复销沉摧挫,陨此完人。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