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书中的表面文字。相对于书中的奥义而言。《新唐书·儒学传上·徐文远》:“先生所説,纸上语耳。若奥境,彼有所未见者,尚何观?”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边材》:“边材一路,大抵自有赋授,及耑门名家,非书生读纸上语,便可抵掌登坛者。”
- 基本含义
- 指只停留在纸面上的言论或理论,没有实际行动或实践。
- 详细解释
- 纸上语是一个比喻,表示只停留在纸面上的言论或理论,没有实际行动或实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只会说空话,却不愿意付诸行动的人或事物。
- 使用场景
- 纸上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不愿意实际行动的人。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境,例如讨论政治、社会问题,或者评价某人的行为。
- 故事起源
- 关于纸上语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记载,但它是中国古代成语之一,使用频率较高。
- 词语结构
- 纸上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纸”和“上”,构成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
- 例句
- 1. 他总是只会说纸上语,从来不会实际行动。2. 这个政策只是纸上语,没有实际效果。
- 记忆技巧
- 要记住纸上语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纸张相联系。想象一个人只会在纸上写字,却从不将其付诸实践。这样的形象会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纸上语相关的成语,例如“纸上谈兵”,意为只在纸面上谈论军事,没有实际经验;或者“纸上谈党”,意为只在纸面上谈论党的事务,而不参与实际行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常常说我们要付诸行动,不要只会纸上语。2. 初中生:政治课上,我们讨论了很多社会问题,但是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语。3. 高中生:在学术界,有些学者只会纸上语,缺乏实际研究。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纸上语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