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ěr wén mù jiàn ㄦˇ ㄨㄣˊ ㄇㄨˋ ㄐㄧㄢˋ
耳闻目见(耳聞目見)
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歌舞 吴中 第一人,緑鬢双鬟纔十五,耳闻目见是何事,不谓其人乃如许。”亦作“ 耳闻眼见 ”、“ 耳闻目击 ”。 唐 元稹 《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説。”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圣人之心未尝忘天下,仁也。耳闻目击,不忍民之失所也,故随其所遇,尽力而为之。”
- 基本含义
- 指亲身听到和亲眼看到的事情,表示所见所闻非同凡响。
- 使用场景
- 耳闻目见常用于形容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情,可以用来强调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这个成语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尤其在叙述故事、讲述见闻或描述亲身经历时非常常见。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庄子·逍遥游》一文中。文章中描述了庄子与南郭先生的对话,南郭先生说:“耳闻目见,天下之言不如是也。”意思是说,亲身经历的事情比听来的、看来的更可信。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耳闻目见”。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耳闻目见
- 例句
- 1. 我亲眼目见了那场壮观的烟火表演,真是耳闻目见的美景。2. 他亲自经历过那次地震,所以对灾区的情况耳闻目见。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耳闻目见”与亲身经历联系起来,想象自己亲眼目睹或亲耳听到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情,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耳闻目见相关的成语,如“耳熟能详”、“目不转睛”等,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亲眼目见了一只小鸟从窗外飞进教室,大家都很惊讶。2. 初中生:我亲身经历过一次海边的旅行,那里的美景真是耳闻目见。3. 高中生: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耳闻目见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