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耳闻目见的词语解释
耳闻目见的意思
拼音:ěr wén mù jiàn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ěr wén mù jiàn ㄦˇ ㄨㄣˊ ㄇㄨˋ ㄐㄧㄢˋ

耳闻目见(耳聞目見) 

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歌舞 吴中 第一人,緑鬢双鬟纔十五,耳闻目见是何事,不谓其人乃如许。”亦作“ 耳闻眼见 ”、“ 耳闻目击 ”。 唐 元稹 《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説。”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圣人之心未尝忘天下,仁也。耳闻目击,不忍民之失所也,故随其所遇,尽力而为之。”

基本含义
指亲身听到和亲眼看到的事情,表示所见所闻非同凡响。
使用场景
耳闻目见常用于形容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情,可以用来强调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这个成语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尤其在叙述故事、讲述见闻或描述亲身经历时非常常见。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庄子·逍遥游》一文中。文章中描述了庄子与南郭先生的对话,南郭先生说:“耳闻目见,天下之言不如是也。”意思是说,亲身经历的事情比听来的、看来的更可信。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耳闻目见”。
词语结构
Subject + 耳闻目见
例句
1. 我亲眼目见了那场壮观的烟火表演,真是耳闻目见的美景。2. 他亲自经历过那次地震,所以对灾区的情况耳闻目见。
记忆技巧
可以将“耳闻目见”与亲身经历联系起来,想象自己亲眼目睹或亲耳听到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情,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耳闻目见相关的成语,如“耳熟能详”、“目不转睛”等,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亲眼目见了一只小鸟从窗外飞进教室,大家都很惊讶。2. 初中生:我亲身经历过一次海边的旅行,那里的美景真是耳闻目见。3. 高中生: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耳闻目见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景名胜。
(0)
诗文中出现“耳闻目见”的诗词

题吴长文得兰亭康相墓颜鲁公断碑

鲁公之忠旷世无,吾爱斯人何必书。

九原寥寥不可诘,笔法彷佛精神馀。

况公于艺自天纵,一字宜用千金摹。

想当挥洒笑谈际,不复靳惜唯所须。

山砠水险勇镵刻,照耀楚越连秦吴。

百年兵火变陵谷,万里玉石埋榛芜。

时平好事搜遗迹,穷极南北缘崎岖。

耳闻目见略已尽,疑有断裂留樵渔。

那知数尺翳尘土,洗涤近出都城居。

松煤到纸觉飞动,气象磊落超钟虞。

吴卿获此喜惊坐,朝昏把玩过明珠。

携来赠客客为赋,爽迈远并前贤驱。

自云感激得妙理,学入胜处繇勤劬。

余闻书史羸蟠礴,意匠不为形骸拘。

能将声利瓦砾弃,点画应手成璠玙。

公遭乱世生死俱,见危授命真丈夫。

俯仰兵刃犹簪裾,毫端妍丑骨睢盱。

试怀局缩较精粗,体势岂暇烟云舒。

区区技巧尚乃尔,欲鸣道德宜何如。

嗟哉荒烟几日月,豪俊忽徙临庭除。

由来始弃终见取,鉴裁谁敢欺锱铢。

物微显晦亦有待,人生通塞无巧愚。

寄谢纷纷驰骛徒,真伪枉以好恶诬。

(0)

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其六

小舟冲雨清溪上,雨密溪深宿雾昏。

游子到家无旧物,故人留客叹空尊。

荒畦蔓草缠蒿草,落日青猿叫白猿。

语罢不须还秉烛,耳闻目见总销魂。

(0)

赠彭生

自来西垣二月吉,品裁良士无虚日。

上感天子大圣明,下知朝政靡阙失。

耳闻目见心所然,莫此名郡彭君贤。

辞官归养终二亲,流水二十有四年。

古人作官计百世,今人动作晦朔计。

赤面持筹舞铨吏,哀哉贤愚同一致。

岂知彭生后时宠,更二十年犹始至。

耕田足雨稻刺波,种树绕天花照地。

未知羲和多少事,但愿尧舜一万岁。

千钟有待亦人情,尺璧无瑕乃士贵。

四牡以之不为伤,蓼莪以之不为废。

王人若征雅道阙,清庙朱弦倚三二。

美哉彭生淑庆源,孝子亦在忠臣门。

几人叹嗟向穹昊,下马指点铜台村。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