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国讨的词语解释
国讨的意思
拼音:guó tǎo    注音:ㄍㄨㄛˊ ㄊㄠˇ
基本解释

国家的讨伐或声讨。 唐 李白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诗:“ 西羌 延国讨, 白起 佐军威。” 明 陈子龙 《名教励世首务论》:“偷生之臣,罪尤深重,若不大彰国讨,稍引严条,则为君者何其苦?为臣者何其乐?”

基本含义
指国家讨伐叛逆或外敌。
详细解释
国讨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国”和“讨”两个字组成。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对叛逆或外敌进行讨伐,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这个成语强调了国家的力量和决心,表达了国家对叛逆行为的坚决反对。
使用场景
国讨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国家对叛乱或外敌的军事行动。它可以用来描述国家采取行动保卫领土、打击恐怖分子或镇压叛乱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国讨来比喻个人或组织对抗困难或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故事起源
国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国家面临着各种内外的威胁,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国家必须采取行动来讨伐叛逆和外敌。因此,国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国家对抗敌人的决心和勇气。
词语结构
国讨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讨”和宾语“国”组成。它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1. 国家决定发动一次国讨行动,以保卫国家的领土安全。2. 在古代,国讨是国家维护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记忆技巧
要记住国讨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记住“国”字代表国家,表示对抗的是叛逆或外敌。然后,记住“讨”字表示讨伐或打击的意思。通过将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就可以记住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国讨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战争史和军事策略,了解更多关于国家保卫和军事行动的知识。你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国讨类似的成语,例如国破家亡、国富民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国讨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不退缩。2. 初中生:国讨是国家保卫和打击敌人的重要手段之一。3. 高中生:国讨的背后是国家的力量和决心,它是国家维护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方式之一。
(0)
诗文中出现“国讨”的诗词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

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

(0)

书吕诚夫进士金环诗后为萨达道同年赠

皇帝二十载,盗起东南隅。

蘖芽既不剪,滋蔓遂难图。

荆吴虎兕逸,闽粤狐鼠呼。

萨君济时彦,昂昂千里驹。

誓为国讨贼,愧死偷全躯。

投彼三寸管,执此丈二殳。

辕门上筹策,幕府参谋谟。

孤军悬深入,杀气塞盗区。

外无蚍蚁援,势失事已殊。

攒肤交逆刃,十死复九苏。

从容就绁缚,谈笑视刀玞。

酷刑曾未施,晼晚日已晡。

夜深忽作梦,玄甲神丈夫。

示以金环兆,惊寤悲喜俱。

神骥忽解絷,文雉初脱罦。

山空霜月寒,凛焉骇狂奴。

迷途若或指,独行若或徒。

始知忠义士,实藉神明扶。

生还偶得遂,壮节终不渝。

反侧赖安奠,强梗随诛锄。

吕侯好奇者,作歌为扬揄。

愿持献天子,载剖旌功符。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