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诔辞的词语解释
诔辞的意思
拼音:lěi cí    注音:ㄌㄟˇ ㄘㄧˊ
使用场景
诔辞多用于葬礼、祭祀、追悼会等场合,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例句
1. 在爷爷的葬礼上,我为他朗诵了一篇诔辞。2. 他的诔辞感人至深,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下了眼泪。
基本含义
指为死者撰写的悼词或挽辞。
基本解释

亦作“ 誄词 ”。即诔文。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誄辞、哀辞、祭文,亦一类也,皆生者悼惜死者之情,随作者起义而已。”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四:“誄词所云‘ 云俱 、 几道 ,白骨同归’者,谓 豫瞻 致命,二子皆从死也。” 清 郑燮 《挽老师鄂太傅》诗之四:“人间五福於今备,合演《洪畴》作誄辞。”《文心雕龙·诔碑》“其详(一作词)靡闻” 范文澜 注:“其誄词世无传者,故曰其词靡闻。”参见“ 誄文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礼制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葬礼礼仪、祭祀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悼词相关的成语,如“挽歌”、“悼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祖父的葬礼上,我写了一篇诔辞,向他表达我对他的思念之情。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在同学去世后为他写了一篇诔辞,表达了我们对他的怀念。3. 高中生:参加祖母的葬礼,我为她朗诵了一篇自己写的诔辞,向她告别并表达我对她的感激之情。
故事起源
诔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礼制。在古代,人们认为撰写诔辞是对逝者的一种尊敬和敬意。诔辞的撰写要求文辞优美、言辞凄凉,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诔辞”这个词语:1. 将“诔辞”分解为“诔”和“辞”,并理解其基本含义为“为死者撰写的悼词或挽辞”。2.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诔辞”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加深记忆。
词语结构
诔辞属于名词性成语,由“诔”和“辞”两个词组成。
详细解释
诔辞是古代中国一种为死者撰写的悼词或挽辞。它通常在葬礼或祭祀仪式上朗读或吟诵,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0)
诗文中出现“诔辞”的诗词

题刘荆山母墓

绿草䰐鬖白露晞,老樵能记虎眠时。

石函深贮悬钟谶,翠壁新刊断织碑。

陇势三分松桧色,泉声千古蓼莪悲。

圭郎向日升堂友,留宿云庵撰诔辞

(0)

再挽潘总理

君侯盖治世,贤臣非乱世,能臣生未逢时,有负曲江风度好;

赐书以端人,许我不文人,视我言犹在耳,每怀房相诔辞多。

(0)

哭亡妇龚孺人二首·其一

长御瑶琴抚七丝,谁知弦断即今时。

文园早死应无憾,尚得文君作诔辞

(0)

挽张百熙联

公足千古,自有史书,述德困万言,至竟诔辞艰一字;

受知八年,爱逾骨肉,痛深经累纸,但盈哀恨不成声。

(0)

哭刘咏道

案上韩文与杜诗,小斋閒澹亦相宜。

人怜贫病忧无计,自说文章乐未涯。

礼合古初山友哭,袝从先世夕郎知。

生平直谅嗟何往,不是哀辞是诔辞

(0)

过沈庵庵师故宅

残雪莹然天慭遗,凄风门馆再来时。

十年噩梦何曾寤,一往幽忧欲付谁。

道广可知心独苦,意多翻促病难为。

博通奇字惟忠孝,莫漫悠悠费诔辞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