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寥索通常用来形容事物非常稀少、数量非常少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人口稀少、资源匮乏的地方,或者形容某个领域内能力、知识等非常缺乏的人。
- 例句
- 1. 这个地方人烟稀少,非常寥索。2. 他的知识非常寥索,需要多加学习。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稀少、非常少的样子。
- 基本解释
犹萧索。不热闹;冷落。 宋 辛弃疾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词:“夜深休更唤笙歌,簷头雨声恶。不是 小山 词就,这一场寥索。” 金 李之翰 《中京遇因长老》诗:“分手山堂更寥索,冷云衰草伴征鞍。”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二》:“先辈便於七言者,以声长字纵,可以牵合成章也。今京师縉绅每谓七言律书轴庶不寥索,遂失作者之意。”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寥索相近的成语,如寥寥无几、寥寥可数等,来扩展对稀少、少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公园里游客非常寥索,没有几个人。2. 初中生:他的朋友圈非常寥索,只有几个好朋友。3. 高中生:这个小镇的文化氛围非常寥索,没有多少艺术活动。4. 大学生:他的社交圈非常寥索,几乎没有交到新朋友。
- 故事起源
- 关于寥索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目前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可以通过成语的结构来推测,寥索的起源可能与古代寻求资源的困难有关。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寥索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一个荒凉的地方寻找资源,但是却一无所获,表示非常稀少、非常少的样子。
- 词语结构
- 成语寥索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寥索是由“寥”和“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寥意为稀少、少;索意为寻求、求取。合在一起,形容非常稀少、非常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