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罗城 luóchéng
[wall built around a city wall] 城墙外另修的环墙
- 详细解释
城外的大城。《北史·列女传·魏任城国太妃孟氏》:“贼帅 姜庆真 阴结逆党,袭陷罗城。”《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不移时,克罗城, 彦曾 退保子城。” 胡三省 注:“罗城,外大城也。子城,内小城也。”
- 基本含义
- 指城墙上有槛,有门而无门,形容虚假的城池或防御工事。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表面看起来很坚固,实际上却容易被摧毁或攻破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在外表上伪装得很好,实际上却很虚假。
- 故事起源
- 关于罗城的故事并不多见。根据一些传说,罗城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据说,某个国家在建造城墙时故意在城墙上设计了槛,但没有设置城门。这样的城墙看似坚固,但实际上却没有实际的防御功能,很容易被攻破。因此,人们用“罗城”来形容虚假的城池或防御工事。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计划看起来很完美,但实际上是个罗城,根本无法实现。2.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是个罗城,不能相信他的话。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座城墙上只有槛,没有门,这样的城墙是虚假的,容易被攻破。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城池、防御有关的成语,如“固若金汤”、“水泄不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城墙上的槛没有门,这座城是个罗城。中学生:这个人表面上很友善,但实际上是个罗城,不能相信他的话。大学生及以上:这个政府宣称国家安全很重要,但实际上却没有采取实际的措施,是个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