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触物的词语解释
触物的意思
拼音:chù wù    注音:ㄔㄨˋ ㄨˋ
使用场景
触物一般用于形容亲身接触事物,表示对事物有深刻的了解和体验。常用于形容学习、工作或旅行等场景中的实践经验。
例句
1. 他喜欢亲身触物,通过实践来学习。2. 这个科学家总是喜欢触物思考,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
基本含义
触摸物体。形容对事物有亲身接触。
基本解释

接触景物、事物。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二:“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唐 卢纶 《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诗:“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触物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不可触摸”、“触类旁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触物,通过触摸花花草草来感受大自然。2. 初中生:我觉得触物是学习的最好方式,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 高中生: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触物来了解社会的不同方面。4. 大学生:触物是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故事起源
触物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宋齐梁陈时期的《文选·刘义庆集·杂记》中。其中记载了梁武帝萧衍的一则故事。梁武帝曾经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去山上巡游,他发现山上的树木都枯萎了,于是他亲自触摸树干,才发现树木并没有死去,而是在冬天休眠。这个故事表达了梁武帝通过亲身接触来了解事物的精神。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触物”拆分成两个部分来记忆。触可以联想到触摸,物可以联想到事物。通过将触摸和事物联想到一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触物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触”是动词,表示接触,而“物”是宾语,表示事物。
详细解释
触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触”和“物”。触指的是接触,物指的是事物。触物表示亲身接触事物,通过触摸来了解和感受事物。
(0)
诗文中出现“触物”的诗词

赴洛道中作诗二首·其一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沈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0)

九日分韵得去字

昔从招提游,岸柳擘新絮。

那知再到时,叶落满庭署。

争如青青松,寒暑了不与。

古干屈龙蛇,依然旧游处。

触物转多时,何以消百虑。

陶潜早解此,撒手赋归去。

纷纷世俗流,何用苦欢饫。

试问皎然师,茶香得谁助。

(0)

竹扇诗

良工眇芳林,妙思触物骋。

篾疑秋蝉翼,团取望舒景。

(0)

伤逝

染白一为黑,焚木尽成灰。

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

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

提携属时屯,契阔忧患灾。

柔素亮为表,礼章夙所该。

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

一旦入闺门,四屋满尘埃。

斯人既已矣,触物但伤摧。

单居移时节,泣涕抚婴孩。

知妄谓当遣,临感要难裁。

梦想忽如睹,惊起复徘徊。

此心良无已,绕屋生蒿莱。

(0)

牧童词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0)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二箕子

去乡之感,犹有迟迟。矧伊代谢,触物皆非。

哀哀箕子,云胡能夷?狡僮之歌,悽矣其悲。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