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抵制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人们对不公正、不道德或有害的事物或行为的反对和抵抗。可以用于个人、群体或社会层面的抵制行为。
- 例句
- 1. 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抵制不合理的行为。2. 学生们发起了一次抵制校园暴力的行动。3. 这个国家的人民成功地抵制了外来文化的侵蚀。
- 反义词
服从、支持、提倡
- 基本含义
- 表示抵抗、反对、拒绝。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
[构成]
并列式:抵+制
[例句]
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作谓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抵制相关的成语,如抗议、反抗、抵触等。同时,可以了解一些历史事件和社会运动,如中国的抗日战争、美国的民权运动等,以加深对抵制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抵制了妈妈买给我的不健康零食。初中生:我们应该抵制校园暴力,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高中生:学生们发起了一次抵制学校管理政策的抗议活动。大学生:我们要抵制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争取平等和公正的待遇。成年人:我决定抵制某品牌的产品,因为他们不尊重消费者的权益。
- 故事起源
- 抵制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背景。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人民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采取了各种抵制行动,如拒绝购买日货、抵制日本文化等。这种抵制行为成为了人们反抗侵略的象征,后来也被引申为对不公正行为的抵制。
- 英文翻译
1.boycott; resist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抗议、反对等意思相关的词语联想,来记忆抵制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通过将“抵”和“制”两个字分开记忆,抵指的是反对、抵抗,制指的是限制、控制,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 词语结构
- 抵制是一个动词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抵”和“制”。
- 详细解释
◎ 抵制 dǐzhì
[resist;boycott;counteract;reject;clock;combat] 阻止;抗拒;排斥
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
抗拒,制止。《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如今从 童某 起,头一个不抽洋烟,拏本土来抵制他。”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土货税重洋货轻,此法已难相抵制。” 老舍 《四世同堂》七六:“他明知道这种消极的抵制,并无济于事。”
- 近义词
抵抗、抵御、抗拒、招架、抵当、制止、阻挡、反对、禁止、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