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科罪的词语解释
科罪的意思
拼音:kē zuì    注音:ㄎㄜ ㄗㄨㄟˋ
基本解释

定罪。《晋书·王濬传》:“ 濬 至京都,有司奏, 濬 表既不列前后所被七詔月日,又赦后违詔不受 浑 节度,大不敬,付廷尉科罪。”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其新补人有冒荫者,请牒送法司科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某生活二人,正为欲污二人,但宜科罪,何云功罪相抵也?”

近义词

定罪、治罪、入罪、坐罪

基本含义
指无中生有地陷害他人,制造罪名。
详细解释
科罪是指无中生有地给他人制造罪名,陷害他人。它强调了人们不应该凭空捏造事实或编造罪名来诬陷他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科罪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使用场景
科罪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些人故意捏造事实,以达到陷害他人或获取私利的目的。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社交场合、法庭辩论、新闻报道等。
故事起源
科罪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当时,王莽篡位后,他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迫害,以清除异己。他利用各种手段,包括科罪,来诬陷他人,使其失去名誉和地位。
词语结构
科罪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科”和“罪”。
例句
1. 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科罪他人。2. 这个人常常利用科罪来陷害别人,真是可恶。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科罪”拆分为“科”和“罪”两个字来记忆。其中,“科”可以联想为“科学”,表示事实和真相,而“罪”可以联想为“犯罪”,表示错误和恶意。因此,“科罪”可以理解为“捏造事实,陷害他人”。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无中生有”、“陷害”、“捏造”等,可以帮助加深对科罪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应该科罪同学,这样会伤害到别人的感情。2. 初中生:那个学生为了排除竞争对手,科罪了他,导致他被开除了。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利用科罪来打击异己,以巩固自己的权力。4. 大学生:在法庭上,律师使用了各种手段来揭露被告科罪的真相。
(0)
诗文中出现“科罪”的诗词

鹊巢

今年结巢不近地,门户人言解知岁。

了知积累功力劳,投伴鸤鸠无此智。

闾里争如恶少年,不持弹射操空拳。

探巢取子尽居室,旁观禁止无由缘。

父翔母噪力不加,小雏在手鸣楂楂。

群儿不逞至若此,增巢不得安生涯。

汉家春夏禁采捕,诏书非止行三辅。

可怜科罪挂墙壁,国家禁绝非不预。

鹑居熙熙太古民,就令窥巢不用嗔。

同游饮啄不相害,海上鸥飞不避人。

(0)

思归引

河朔受诏书,移官向湖外。

初问禁法茶,次问丁身税。

税口微四百,茶利高十倍。

老死及充军,县籍方消退。

采摘不入官,公家定科罪

何以升平时,遗民犹未泰。

何以在位者,兴利不除害。

我愿罢秩归,天颜请转对。

一言如沃心,恩波必霶霈。

(0)

题县署招科联

招贤为檠,依德为辅;科罪以法,衡情以辞。

(0)

洞庭阻风舟中无俚小饮径醉得句辄书·其四

女萝薜荔漫裁衣,煮石休粮计亦非。

三窃仙桃不科罪,瑶池能念岁星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