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野夷的词语解释
野夷的意思
拼音:yě yí    注音:ㄧㄜˇ ㄧˊ
基本解释

指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对“熟夷”而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又言 四川 野夷,在万山之中。 越嶲 、 峩边 、 马边 、 雷波 四厅, 汉 地环之。”

基本含义
指野蛮、粗野的外族人。
详细解释
野夷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四年》中,原指东方的夷狄族群。后来,野夷逐渐演变成指代外族人的词语,含有蔑视、鄙视的意味。野夷暗示了外族人的粗野、野蛮和不文明的特点。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外来的文化、行为或风俗习惯与本土文化格格不入,以及形容某些人的举止粗野不文明。
故事起源
野夷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四年》中。当时,鲁国的僖公派人去向齐国求救,但被齐国的公子纠劝不要去求援。公子纠劝时说:“不如弃之,无如野夷。”意思是说,不如放弃这个请求,因为那些外族人粗野不文明。从此,野夷一词开始代表外族人的贬义含义。
词语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1. 他的举止粗野如野夷。2. 在这个文明社会,我们应该摒弃野夷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将“野夷”与“粗野、野蛮”等意思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中国古代的夷狄族群,了解他们的文化、历史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新同学的举止真野夷,老师都不喜欢他。2. 初中生:这个国家的风俗和我们的完全不同,简直就是野夷。3. 高中生:他的行为粗野无礼,真是个野夷。4. 大学生: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不要对其他国家的风俗轻易贴上野夷的标签。
(0)
诗文中出现“野夷”的诗词

倾杯乐·其三林钟商调,阿里山纪游图卷,为俞生子才题

浪涌南天,蜃迷东海,魂断沧溟道。

红裁绿剪,风鬟雾鬓,连野夷花蛮草。

故园聚景融融,离痕杳杳。重冈暮合,横空夜扫。

落日金顶,千绪悲欢远眺。荡满眼、层云环抱。

顿回念、成功归早。

锁半点新愁,三分余恨,怕问江山好。

年华已逐非少。听拔剑起舞中宵,闻鸡也笑。

一卷恁看,情多情少。

(0)

雅山分韵得开字

雅山昔已到,暇日还重来。

从游总閒逸,杖策聊徘徊。

携尊玩松竹,褰衣坐莓苔。

心舒野夷旷,目纵山崔巍。

适此象外趣,涤我区中埃。

晤言若有得,冲襟豁然开。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