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朝拜、礼拜祭祀时,司仪大声唱出行礼的仪式。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又詔加公入朝不趋,讚拜不名,剑履上殿。” 唐 道宣 等《叙朝宰会议沙门致拜君亲事》之六:“望请僧尼道士女冠等道为时须事因法会者,虽在君后,听依旧式,捨此已往,并令讚拜。”
古代举行朝拜、祭祀或婚礼仪式时由赞礼的人唱导行礼。 汉 桓宽 《盐铁论·除狭》:“今守相亲剖符赞拜,蒞一郡之众,古方伯之位也。”《后汉书·何熙传》:“身长八尺五寸,善为威容,赞拜殿中,音动左右。”《隋书·百官志上》:“鸿臚卿,位视尚书左丞,掌导护赞拜。”《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其时 卢生 同了两个儐相,堂上赞拜礼毕,新人入房。”
- 基本含义
- 表示极度敬佩,由衷地赞美和崇拜。
- 详细解释
- 赞拜是由“赞”和“拜”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赞”表示赞美、称赞,“拜”表示崇拜、敬仰。赞拜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度敬佩和崇拜之情。
- 使用场景
- 赞拜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杰出才能、高尚品质或非凡成就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它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如赞美名人的才华、崇拜英雄的勇气、称赞朋友的善良等等。
- 故事起源
- 赞拜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四年》一文中。当时,鲁国的襄公听说晋国的大夫郤克非常聪明,于是派人去晋国请郤克到鲁国做官。郤克非常谦虚,担心自己才能不够,于是回信说:“此乃君命,使臣拜谢。”这句话意思是郤克虽然被任命为官,但他非常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敢接受。后来,人们将“拜谢”改为“赞拜”,用来形容对他人的极度敬佩和崇拜。
- 词语结构
- 赞拜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赞”和动词“拜”组成。其中,“赞”起形容词的作用,表示赞美、称赞;“拜”则起动词的作用,表示崇拜、敬仰。
- 例句
- 1. 他的创新精神令人赞拜。2. 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令人赞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跪拜在地,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度敬佩和崇拜之情。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赞拜相关的成语,比如“拜倒在地”、“拜抄”等。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赞拜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得真好,我对她赞拜不已。2. 初中生:他的优秀成绩让我对他赞拜不已。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的杰出贡献令人赞拜。4. 大学生:他的公益事业让我对他赞拜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