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蕴蓄的美德。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之三:“县象著明,离光乃位,我有储德,微猷渊备。”
(2).太子的德行。《明史·兴宗孝康皇帝传》:“帝喜,因谓殿中侍御史 郭渊友 等曰:‘诸生於文艺习矣,然与太子处,当端其心术,不流浮靡,庶储德亦获裨助。’”
- 基本含义
- 储备德行,积蓄美德。
- 详细解释
- 储德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储”指储备、积蓄,“德”指美德、德行。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积累和储备美德,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 使用场景
- 储德一词常用于教育和培养人们的德行和品质方面。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可以引用这个成语来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教育孩子要储备美德,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 故事起源
- 储德一词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曰:‘吾闻之也,君子储德不储财。’”这里的“储德”意为培养、积蓄美德,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词语结构
- 储德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储”和“德”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要想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必须要储德。2. 储德是一种长期的积累和培养过程。3. 在学校里,老师常常强调学生要储德,而不只是追求成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储德”这个成语与储蓄银行的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就像我们把钱存入银行一样,要把美德存入心中,储备起来。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德行、品德相关的成语,如“积德行善”、“修身养性”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德行和品质的理解和培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妈妈告诉我要储德,要做一个懂礼貌的孩子。2. 初中生:老师说要储德,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3. 高中生:爸爸说要储德,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4. 大学生:导师告诉我们要储德,要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储德”这个成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