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口才极好但却不诚实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说话不负责任,经常说谎的人。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讽刺或批评别人的不诚实行为。
- 例句
- 1. 他说话总是充满了咸鹾,谁也不敢相信他的话。2. 这个人嘴巴里的咸鹾太多了,完全不可信。
- 基本含义
- 指咸味和咸气,也指人品行不正直,满口谎言。
- 基本解释
(1).古代特指祭祀所用的盐。《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韭曰丰本,盐曰咸鹺。” 汉 蔡邕 《独断》卷上:“凡祭号牲物异於人者,所以尊鬼神也……稻曰嘉疏,盐曰咸醝。”
(2).泛指一般食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土人乡俗引水裂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即所谓咸鹺也。”《旧五代史·食货志》:“会计之重,咸鹺居先,矧彼两池,实有丰利。”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诚实相关的成语,如“真金不怕火炼”、“言而有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说话充满了咸鹾,不像是真的。中学生:她总是说谎,口里的咸鹾越来越多。大学生:这个政客的演讲充满了咸鹾,完全不能相信。
- 故事起源
- 根据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刘咸鹾的人,他非常善于口才,能言善辩,但却总是说谎。有一天,刘咸鹾去拜访一位知名的学者,学者问他:“你为什么要说谎?”刘咸鹾回答说:“我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有魅力,更受人欢迎。”学者听后非常愤怒,对刘咸鹾说:“你的品行就像咸鹾一样,虽然可以增添食物的味道,但过多的咸鹾会让人不健康。你的谎言也是如此,虽然可以让人们喜欢你,但却会伤害别人的信任。”从此以后,人们用“咸鹾”来形容那些口才极好但不诚实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人嘴巴里充满了盐,表示他的话语充满了咸鹾,不可信赖。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咸鹾一词源自古代,鹾是指盐,咸是指味道咸。成语中的咸鹾用来比喻人的品行不正直,口舌满是谎言,形容其言行不真实,不可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