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漏鼓一词常用于形容事物不完整或不充分的情况,例如形容计划、工作、论点等缺乏充分准备或不完美的情况。此外,漏鼓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能力不足或表达对某人能力的质疑。
- 例句
- 1. 这个计划太漏鼓了,我们需要更充分的准备。2. 他的理论观点太漏鼓,缺乏实际依据。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不完整、不完全或不充分。
- 基本解释
报更漏的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城上西面列观,五十步一睥睨,屋臺置一钟,以和漏鼓。” 唐 杜甫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漏鼓还思昼,宫鶯罢囀春。” 清 顾列星 《少年游·秋夜》词:“银河天外望频赊,漏鼓正三挝。”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漏网之鱼、漏洞百出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业太漏鼓了,老师批评了我。2. 初中生:他的解释太漏鼓了,没有说服力。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论据太漏鼓了,无法支持作者的观点。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规划太漏鼓了,没有考虑到所有的细节。
- 故事起源
- 关于漏鼓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成语的意义可以从字面上推测出来。鼓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要乐器,它的完整和鼓声的齐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鼓身有缺陷,就会导致鼓声漏出来,影响整个乐队的表演效果。由此,人们形象地比喻事物不完整或不充分为漏鼓。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漏鼓与不完整的乐器形象联想来记忆,想象一个鼓身有缺陷的鼓,漏出来的鼓声不完整,从而帮助记忆漏鼓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漏鼓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漏”是形容词,表示不完整或不充分,“鼓”是名词,表示乐器。
- 详细解释
- 漏鼓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漏指的是有缺陷或不完整的意思,鼓指的是鼓声。漏鼓一词形象地描述了鼓声因为鼓身有缺陷而漏出来的情况,比喻事物不完整、不完全或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