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柴毁的词语解释
柴毁的意思
拼音:chái huǐ    注音:ㄔㄞˊ ㄏㄨㄟˇ
使用场景
柴毁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因为小事而引发的大祸。比如,一个人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犯下了重大错误,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就可以用柴毁来形容这个人的行为。此外,柴毁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因为小事而忽视大局,要慎重处理每一个细节,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例句
1. 他因为一时的急躁,柴毁了自己的前途。2. 小小的错误竟然柴毁了整个计划。3. 别因为一点小事而柴毁了我们的友谊。
基本含义
指因为小事而毁掉大事,形容因小失大或因小事而引发大祸。
基本解释

谓居丧哀甚,瘦损如柴。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太夫人薨,公每哭呕血,杖而后起。上见公柴毁,泣曰:‘朕遂不识卿,卿事朕君父一致,遂至於灭性,可谓孝子。’”《新唐书·胶东王道彦传》:“荷土就坟,躬蒔松柏,偃庐柴毁,虽亲友不復识。”参见“ 柴毁骨立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柴毁”意思类似的成语,如“因噎废食”、“舍本逐末”等,以拓展对于类似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因为小偷偷走了她的铅笔盒,她柴毁了整个学期的努力。2. 初中生:他因为一时的冲动,柴毁了自己多年的努力和付出。3. 高中生:他因为一次考试作弊,柴毁了自己的前途和名誉。4. 大学生:他因为一次不慎的投资决策,柴毁了他的家庭财富。5. 成年人:她因为一时的疏忽,柴毁了整个项目的进展和成果。
故事起源
柴毁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农夫在寒冷的冬天,为了取暖,他用了一根柴火点燃了房屋旁边的草堆。然而,由于风势的改变,火势越烧越大,最终将房屋也烧毁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小事也可能引发大祸,要慎重处理每一个细节。
记忆技巧
可以将柴毁这个成语与火灾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柴火被烧毁的场景,以加深记忆。同时,可以将柴毁与“因小失大”这个意思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词语结构
柴毁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柴”和“毁”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柴毁的意思是指因为小事而毁掉大事。柴指的是柴火,毁指的是烧毁。在古代,人们生活在农村,柴火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能源,用于做饭、取暖等。如果柴火被烧毁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柴毁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因为小事而导致重大损失或灾祸。
(0)
诗文中出现“柴毁”的诗词

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其五

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

旅貌同柴毁,行衣对骨穿。

篱寒多啄雀,木落断浮烟。

楚夜闻鸣雁,犹疑在塞天。

(0)

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

无媒归别业,所向自乖心。
闾里故人少,田园荒草深。
浪翻全失岸,竹迸别成林。
鸥鸟犹相识,时来听苦吟。
眠云终未遂,策马暂休期。
上国劳魂梦,中心甚别离。
冰封岩溜断,雪压砌松欹。
骨肉嗟名晚,看归却泪垂。
学剑虽无术,吟诗似有魔。
已贫甘事晚,临老爱闲多。
鸡犬唯随鹿,儿童只衣蓑。
时因寻野叟,狂醉复狂歌。
乡国乱离后,交亲半旅游。
远闻诚可念,归见岂无愁。
败苇迷荒径,寒蓑没坏舟。
衡门终不掩,倚杖看波流。
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
旅貌同柴毁,行衣对骨穿。
篱寒多啄雀,木落断浮烟。
楚夜闻鸣雁,犹疑在塞天。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