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细微貌。介,通“ 芥 ”。《列子·杨朱》:“量十数年之中,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亡一时之中尔。”
(2).耿介孤高貌。《晋书·隐逸传序》:“介焉超俗,浩然养素。”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的界限、范围或程度。
- 详细解释
- 介焉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介指界限、范围,焉是一个代词,指事物的程度或状态。合在一起,介焉表示事物的界限或范围,也可以表示事物的程度或状态。
- 使用场景
- 介焉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古代文献中。可以用来描述某个事物的范围、界限或程度,例如描述一个问题的严重程度、一个计划的规模等。
- 故事起源
- 介焉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一文中。庄子在这篇文章中使用介焉来描述水的界限和范围,表达了他对水的深刻理解。
- 词语结构
- 介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 1. 他的才华超出了我的想象,实在是介焉之人。2.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应该从介焉入手。3. 这个计划的规模之大,简直介焉可及。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介焉这个词语。可以将“介”字联想为一个人站在一个圆圈里,表示界限或范围。而“焉”字可以联想为一个火焰,表示程度或状态。将两个形象结合起来,就能记住介焉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介乎、焉知、焉有等,可以扩展对汉语词汇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故事的热闹程度介焉可及。2. 初中生: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的前列,可见他的努力程度介焉之高。3. 高中生: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介焉之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