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liú yì dá zhào ㄌㄧㄨˊ ㄧˋ ㄉㄚˊ ㄓㄠˋ
刘毅答诏(劉毅答詔)
《晋书·刘毅传》:“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 毅 曰:‘卿以朕方 汉 何帝也?’对曰:‘可方 桓 灵 。’帝曰:‘吾虽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 吴会 ,混一天下。方之 桓 灵 ,其已甚乎!’对曰:‘ 桓 灵 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 桓 灵 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后以“刘毅答詔”谓敢于谏诤。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札率尔遣兴寄呈苏涣侍御》诗:“ 郭钦 上书见大计, 刘毅 答詔惊羣臣。”
- 基本含义
- 指回答问题时直截了当、毫不含糊。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回答问题时直截了当、毫不含糊的态度,特别适用于在工作或学习中需要明确表达自己观点的场合。
- 故事起源
- 刘毅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有一次被皇帝派去回答一道重要的诏书。刘毅在回答时非常果断和坚决,没有丝毫拖延。因为他的回答直截了当,毫不含糊,使得皇帝非常满意。后来,人们就用“刘毅答诏”来形容回答问题时态度坚决、毫不含糊。
- 词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刘毅答诏,直接指出了问题的核心。2. 面对困难,我们要像刘毅答诏一样果断解决。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刘毅在回答诏书时的果断和坚决态度,将“刘毅答诏”与直截了当、毫不含糊的回答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刘毅的历史故事,了解他在东汉末年的政治和文化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提问时,我要像刘毅答诏一样回答。2. 初中生:面对考试时,我要像刘毅答诏一样坚定地写出答案。3. 高中生:在班会上,我要像刘毅答诏一样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在面试时,我要像刘毅答诏一样自信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